阅读记录

第3章 初见孙传庭[1/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回到了御书房。坐在案前,默默想着,不知道自己穿越会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其实他内心是希望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不想让大明所剩不多的忠良,无疾而终。更不想让异族断我华夏传承。自己更不想做那个千古罪人。只见王承恩走了过来,说道,皇爷孙传庭求见。崇祯回道喧。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个中年人。他腰身挺拔,脸上流着短须。来到崇祯面前,微臣孙传庭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回道平身。孙传庭道谢陛下。崇祯随口说道,王承恩赐座。孙传庭连忙说道,微臣不敢。崇祯说道,伯雅不必如此拘礼,御书房并非朝会坐吧。朕有事要和你谈。孙传庭道,谢陛下隆恩。孙传庭受宠若惊的坐在凳子上。
      崇祯接着说道。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伯雅以为当如何?可有安民,护国之策?孙传廷急忙道,臣不敢妄言。崇祯说道,恕你无罪,有什么只管说。那臣就斗胆直言了。孙传庭说道,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就是粮食。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这就是为什么农民军越缴越多。崇祯听了连连点头点头。回道伯雅说的不错。如今我大明民生凋敝。军队糜烂,各地屯田军,军官剥削军户。各地乡绅剥削百姓。内有农民军起义。外有建奴,蒙古虎视眈眈。我大明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不知伯雅可有良策?孙传庭沉吟了片刻的回道,微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能乱,才能有精力去抵御外敌。崇祯道朕也深以为然,与伯雅所见略同。那不知伯雅可愿意为天下苍生,为大明为朕效力。孙传庭一听这话,心中暗想,这我敢说不同意吗。连忙跪倒在地说道,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崇祯走过去,扶起孙传庭。接着说道,朕委任你为三边总督。到陕西去剿匪,募兵,筹粮。整治三边屯田军。以备建奴来范有可用之兵。不知伯雅可愿意前往。孙传庭连忙道,臣愿意定不辜负陛下隆恩。王承恩内库还有多少银两,崇祯对着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问道。回皇爷的话,内库有130万两。崇祯接着说道。你调拨30万两给孙传庭到陕西练兵剿匪之用。王承恩回道老奴遵旨。
      崇祯又转过头对孙传庭说道。伯雅到陕西之后,却不可操之过急。对农民军要剿抚并用。不可一味杀之。须恩威并施。以稳定民心为主。另外对各地屯田军。严厉查处各种不法之事,还田地于军户。对各地乡绅有侵占百姓土地者。也要从严处理。朕准你斩后奏之权。听到这里孙传庭,两眼发红。双膝跪地,口中喊道,陛下英明。可见他心中的激动之情。崇祯又扶起孙传庭。说道。你准备一下即日出京赴任去吧。崇祯挥了挥手。孙传庭说道臣告退,臣定不辱使命。历史上的孙传庭在崇祯十年,拿着崇祯给的六万两银子,还干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相信这一次有了他的鼎力支持,相信孙传庭不会再走上传庭死,而明灭亡的历史老路。
      再说此刻的孙传庭。走在出宫的路上。难掩饰满脸激动,他怎么也想不到,皇上会如此重用于他。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顺天府丞。在京城这种地方算是末流小官。此刻的他想着就是万死,也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他心中也感慨,大明有如此明君,陛下一定是我大名的中兴之主。崇祯当然不知道孙传廷怎么想的了。此刻的

第3章 初见孙传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