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的二十多天过去了,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这孙承宗战略性后撤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军机处是知道这个内情的。但内阁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大臣也不知道。都以为是孙承宗自己丢了宁远和锦州。很多人都卯着劲在朝议上弹劾孙承宗。尤其是内阁那几个老家伙。这些自然瞒不过崇祯的眼睛。但是就装作没看见。
御书房,崇祯正在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章。皇爷范景文奉旨进京外已经到了。崇祯很高兴,这算是他听到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吧。快把他请进来。过了几分钟,范景文就走了进来。微臣范景文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卿请起,谢陛下。爱卿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王承恩赐坐。微臣不敢。爱卿不必拘礼。那微臣就谢陛下了。
爱卿啊,朕一纸诏书,把你千里迢迢召进京城,也是实属无奈。爱卿不会怪朕吧?微臣不敢,能得陛下召见是臣莫大的荣耀。召你前来,是朕想让你接替赵南星的吏部尚书之职。爱卿也知道他是东林党。所以每一次官员的考评升迁。他是不看官员能力政绩的。都是优先提拔他们东林党人。要么就逼着别人也加入东林党。搞得我大明的吏治混乱不堪。少有官员为百姓做事。整天揣摩着上司的心思。
朕知道爱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朕让爱卿做这吏部尚书,整顿吏治还官场一片清明。再为我大明提拔一批有用之才。陛下如此重担,臣怕辜负圣恩啊。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有什么朕来扛。那臣就竭力一试,以报圣恩。陛下只是那赵南星怕是不肯罢手。东林党根深蒂固。怕会弄出不小的动荡。朕不会直接罢他的官。只是让他挪个位置。朕知道爱卿是担心东林党反扑。这也是确实存在的问题。要一把就把东林党拔出来,不太可能。等国内稳定了,再找合适的机会吧。陛下英明。另外朕还想让你接替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
陛下臣刚到京城,是不是有些过于操之过急了。范景文既然答应了崇祯到京城做官,崇祯想让他做内阁首辅,他没有想着要推脱。只是觉得时机不合适。爱卿有所不知。此人做事毫无底线,什么事都把利字当先。即为贪恋权利。不干实事,整天揣摩人心。上行下效之下,满朝文武皆是利益熏心之辈。利益也是他们的利益,不是国家的利益。范景文点了点头。他虽然远在南京。但是这朝中的风气他又会怎么不知呢。陛下所言甚是。范景文跪下说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好好好,崇祯连忙扶起了范景文。有爱卿撑着内阁和吏部朕就放心了。还有一事需要询问一下爱卿。想必爱卿对蒋德?也是知道的。回陛下,臣之道他现在不是户部尚书吗。是户部尚书,不瞒爱卿,朕原本打算把他换掉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此人做事很有章法。在最近的救灾,和户部的各种事务上。处理起来都是游刃有余,非常老练。和以往判若两人。所以朕又犹豫了。到底要不要把他换掉。所以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既然陛下问了臣就斗胆直言了。爱卿请说。臣也和此人打过交道。此人为人还算正直。也颇有能力。陛下之所以感觉他和以前判若两人。估计是看到了陛下最近的作为。让他心生忌惮,不敢再怠慢。当然这和朝堂的风气也不无关系。此前的朝堂风气,他怎能独善其身。也只能混在其中。得过且过。实为明哲保身。
&
第21章 范景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