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奋不顾身的农民军。能冲到明军的身前。可面对他们的却是厚厚的盾牌,和从盾牌间刺出带着寒芒的枪头。可他们自己的刀剑砍在盾牌上。却不会给明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只能在盾牌上留下一道道刀砍斧凿的痕迹。
农民军就这样。被一波接着一波的摧残。本以为冲出了炮弹的轰炸。冲出了火铳和弓箭的齐射就能够活命的。万万没想到等着他们的却是一堵厚厚的盾墙和锋利无比的枪头。即使如此,农民军还是前仆后继不顾一切的往外冲。因为只有冲出去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要说在当下,什么兵最金贵。当之无愧是骑兵。高迎祥自然也是有骑兵的。而且骑兵就是他的嫡系。高迎祥有着六万骑兵。这六万骑兵就是高迎祥的底气。没有往外逃的步兵加上这六万骑兵。还有十几万人呢。这些兵明显纪律性要强很多。
明军这边的骑兵数量上却是更多一些。青龙军就有四万骑兵。孙传庭只带了一半的骑兵入驻西京也有三万之众。之前崇祯让他多搞战马他就猜出了崇祯的意思。所以孙传庭手下的十万兵,有六万是骑兵。洪承畴有三万骑兵。即便秦良玉没有骑兵,明军也有十万骑兵。
卢象升可不会给高迎祥有喘息的机会。和高迎祥周旋了这么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一刻的到来。机会就在眼前。卢象升下令骑兵冲锋。一旁的传令兵立刻打出骑兵冲锋的旗语。咚咚咚的战鼓声,顿时也响了起来。崇祯看着眼前的金戈铁马。不自觉的热血沸腾。
崇祯站起身来,走到战鼓旁边接过了士兵手中的战锤。亲自擂起了战鼓。一边擂鼓,一边喊着大明万胜!大明万胜!大明万胜!十万骑兵看着这一幕。像打了鸡血一般。皇帝亲自为他们擂鼓。哪怕就是战死也值了。口中也跟着喊着万胜!万胜!万胜!士气已经到达了顶点。
崇祯扔掉战锤。王承恩牵朕的战马来。王承恩吓了一跳。皇爷不可呀,危险。崇祯却像没听见一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老祖宗们都能做的事,朕为何不能。王承恩无奈只好照做。崇祯一把夺过王承恩手中的马缰翻身下马。双腿一夹马腹。直接冲了出去。口中喊道。大明的将士们跟朕冲锋。
玄冥二老方正化和骆养性。一直都是跟随在崇祯左右。可是也万万没想到,皇帝就这样冲出去了。不敢怠慢,紧随其后冲了出去。十万骑兵看到这一刻。黄帝都带头冲锋了。皇帝都不怕死,他们一个大头兵还怕什么。
方正化,骆养性,周遇吉,黄德功。却是提心吊胆。前后左右的把崇祯围在中间。心里想这皇帝也太鲁莽了。要有个三长两短,今天在场的这些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活。崇祯就这样带着十万铁骑冲锋。卢象升因为在指挥。没有注意到崇祯冲出去。等看到的时候为时已晚。心里也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但作为主帅还是要留在指挥的位置上。
第35章 跟着朕冲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