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得享太庙[1/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看着叶向高说问道,叶爱卿有何意义,朕倒想听听。
      回禀陛下,所谓文武,文在先,武在后。何况纵观历朝历代,不论文武还没有谁能立碑太庙之前和灵位得享太庙的。陛下怎可将士兵的灵位立于太庙则殿。立碑于太庙之前。陛下置满朝文臣于何地?
      其实朝堂上很多文臣都是这么想的。包括范景文等保皇派。在古代呀文人图的是名。武人图的是功。不管他们怎么忠于皇帝。内心始终觉得比武人高一头。
      要是让武人太庙前立碑。灵位得享太庙。那功名二字不都被武人占去了吗?文巨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这事要是答应了,文臣以后在武将面前都抬不起头。
      要知道,太庙可是供奉自太祖以来历代驾崩先帝灵位的地方。可以说是整个明朝的精神信仰所在之地。能在这种地方立牌位,立碑是何等的荣耀。一向把名看得比命还重的,文臣怎么可能同意。叶向高,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罢了。估计这满朝文臣没有一个会同意。
      左都御史杨涟,出班说道,陛下臣赞同叶大人之意。紧跟着,就连范景文,蒋德景,郑三俊等文巨之首都站出来附道,臣等也赞同叶大人之意。
      反正就是皇帝你给士兵发抚恤金。我们答应。但是要给武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立牌位。而且还是在太庙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那是万万不能同意的。这不是在打全天下闻人的脸吗?所以不管是奸臣还是忠臣,只要是文臣都不答应。给阵亡将士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立牌位。
      崇祯看着朝堂上这一群文臣。心里忍不住骂道一群腐儒。要是只有叶向高一人站出来反对,自己还可以拿捏对方。可是一群人都站出来只要是文臣有一个算一个。其中还包括自己看重的重臣。
      崇祯坐在龙椅上想了想。接着说道,诸位爱卿先不要急着得反对。诸位爱卿反对的原因朕也知道。你们是觉得文人没有机会位列其中才反对。
      可朕并没有说不允许文人位列其中啊。只要满朝文武都视你为为国为民的英雄。无论文武,皆可得享太庙。这样诸位爱卿没有异义了吧。
      下面这帮文臣互相对视似乎在琢磨什么。还是叶向高站了出来。启奏陛下,武将可以上沙场报效国家,得享太庙。我们文臣朝堂上哪有这样的机会?明显是武将的机会更大一些。
      崇祯听了这话笑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叶爱卿也可以上沙场报效国家呀。叶爱卿要是为国尽忠了。朕也会让你得享太庙。不上沙场也可以。只要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也可以位享太庙。
      诸位爱卿这回没什么异义了吧?确实没有反对的理由了。这回皆大欢喜。满朝文武,齐齐跪地。吾皇圣明,功盖尧舜。就是一顿彩虹屁。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义,工部就抓紧时间动工吧。竣工之日把罗汝才,刘宗敏,郝摇旗,三个贼首带到太庙前祭旗。微臣遵旨。
      内阁的诸位爱卿下朝之后到御书房,朕有事与

第39章 得享太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