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崇祯,国库空虚,连赈灾的银子,和各地的军饷都没有,又哪有钱来给自己修皇陵。
历史上,是李自成看到崇祯遗言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感慨崇祯的殉国行为,为其厚葬。可是,崇祯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
根据当时的各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厚葬崇祯皇帝的标准。也只得将崇祯皇帝,葬入了田贵妃的墓中,也就是后来的明思陵。
龙椅上的崇祯,听了郑三俊的话开口道:“郑爱卿,朕之前没有下旨,那朕现在下旨,擢工部到天寿山选址,为朕,修建陵寝,先于陵寝左侧,为阵亡将士修建烈士陵园,郑爱卿,这回总不会再有推脱之词了吧?”
郑三俊面露难色,之前已经推脱过一次了,现在却是不能再推脱了,除非这条老命不要了,敢当面抗旨。
只能出班答道:“微臣遵旨。”
可是其他的文臣,听了崇祯的旨意,更是炸开了锅。之前说的是,在天寿山,为阵亡将士修建烈士陵园。
可是现在,怎么变成了在皇帝陵寝左侧,修建烈士陵园。这可不就等于说皇帝百年之后,这些大头兵,可以常伴皇帝左右。
不行,这绝对不行,这不是比之前,在天寿山修建烈士陵园更甚吗?这哪能接受啊!
于是叶向高出班道:“陛下,纵观千年历史,没有一位帝王,将阵亡将士葬入皇陵。我大明,自从太祖开国以来,更是没有将阵亡将士,葬入皇陵的先例,还请陛下三思。”
朝堂之上,所有文臣,都发出了请陛下三思的声音。
内阁首辅范景文,开口道:“陛下,臣赞同叶阁老所言。陛下,要给阵亡将士,死后哀荣,不如就同始皇帝嬴政一般,让人照着阵亡将士,此前的模样,为他们重铸泥身,而后再葬入皇陵,此等哀荣,也足以告慰,为国阵亡将士之英灵,也足以抚慰阵亡将士之家属。”
看来还是内阁首辅,更高一筹啊。其他文臣就知道反对,但是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而内阁首辅,既反对又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其他的文臣听了范景文的话,也纷纷附和范景文。是啊,弄个泥巴人进去,总比把人葬进去强啊!
文人的脸,就不会被打的那么肿了,毕竟这已经有例在先,就当做是皇帝的陪葬品吧。
崇祯,听了范景文的话,也并不生气,用平淡的语气道:“范爱卿所言,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朕,并不想学那始皇帝。叶爱卿说,纵观千年历史,都没有一位帝王,将阵亡将士遗骸,葬入皇陵,那朕,就来开这个先河,为后世帝王做个榜样。
诸位爱卿,将为国征战,阵亡将士葬入皇陵,是阵亡将士应有的荣耀。诸位爱卿,就不必再劝了,朕,也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不就是为了文人的名声吗?不
68皇帝变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