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道:“陛下,调兵加强甘肃、榆林、宁夏三镇的守备,确实最为稳妥,但不知陛下,打算从何处调军。”
崇祯道:“朕,想先听听建斗,你的想法。”
崇祯,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偷个懒,有着专业人士不用,那自己,不是和之前的崇祯一样,是个傻老帽吗?
像这种烧脑的事,能躲就躲吧!自从穿越做了皇帝,这烧脑的事太多了,崇祯,是真的担心自己,会老年痴呆呀!
还是躲在专业人士后面,查缺补漏就好了,这样也更能显示,我崇祯大帝的睿智与英明。
卢象升,自然是不知道,崇祯心里的,这些小九九。
卢象升,心里暗想着,这次可不能再露算一拍了,要不然,自己这个军机大臣,就名不符实了。
于是,卢象升,斟酌着开口道:“回禀陛下,国内目前能调动的兵马,有洪承畴,带领的剿匪军,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军,还有陛下的亲军青龙、白虎、朱雀三军。
至于,刘泽清和左良玉,带领的兵马,依微臣之见,难堪大任,就不做考虑了。
青龙,白虎,朱雀三军的步兵,必须用于,蓟州镇至太原镇,之间所有边关的防守。
除去青龙军,补给曹变蛟的骑兵外,三军一共,还有八万余骑兵。
这八万骑兵,作为机动力量使用,是最佳选择,所以,微臣不建议,调这八万骑兵去镇守,甘肃、榆林、宁夏三镇。
最后就只有,洪承畴带领的剿匪军,和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军。
从两支军队,现在的状况分析,微臣认为,调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军北上,协助孙传庭镇守三边,是最好的选择。”
崇祯,起了好奇的心思,就想听听卢象升这专业人士,怎么就认为,调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军,北上最合适。
于是,崇祯,好奇的问道:“建斗,何以就认为,调秦良玉的白杆军,北上最为合适?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卢象升道:“回禀陛下,其一,洪承畴,带领的剿匪军,虽然,常年与流匪交战,但流匪的战力,和建奴相差甚远。
剿匪军并没有,和建奴交战的经验,洪承畴,本人也是如此,对建奴的战力,和打法没有明确的认知。
冒然,调洪承畴北上,对战建奴难免会吃亏,入冬在即,建奴随时会攻来,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剿匪军熟悉建奴。
其二,陛下,下令各地藩王,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前线一直都是由,洪承畴在统筹。
少了洪承畴,秦良玉,虽然骁勇,但毕竟只是一介女流,很难镇得住,前线的那些藩王。
不是微臣,歧视秦良玉,而是那些藩王什么德行,陛下,比微臣更清楚。
若不是,有陛下的圣旨在上,洪承畴,也未必能镇得住,那些藩王。
换了秦良玉,一介女流,即使有陛下的圣旨在上,也难保藩王,不会出什么纰漏。
&nb
第81 章 计定白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