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良久,朝鲜王李宗,缓声开口,打破了大殿的沉寂。
“尹爱卿所说,也的确如此,大明和建奴,对于我朝鲜而言,就是两头猛兽,谁我们都得罪不起!
相较之下,大明,是我朝鲜的宗主国,上百年来,从未亏欠过我朝鲜。
大明,如今只是龙游浅滩,虎落平阳。
等大明缓过劲来,要是知道,我朝鲜,如此相帮建奴,恐怕,我朝鲜和大明的君臣之谊,也就到头了。
所以,于情于理,我朝鲜,都要站在大明一方,所以,本王决定,一定要把今日之事通报大明。”
尹集,听了朝鲜王的说词,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王上,在这件事上犯糊涂,把大明给得罪死了。
尹集,称赞道:“王上英明。”
而吴达济,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开口说道:“王上,虽然臣也赞同,尹大人之意。
可是,且不说建奴的探子,和暗线。
就是,我朝鲜国中,也有一部分朝臣,是向着建奴的,如若,我们向大明通报此事。
很难瞒得过,建奴的眼睛,一旦此事暴露,建奴的弯刀铁蹄,恐怕会再次跨江而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哪朝哪代,都有汉奸卖国贼,朝鲜自然也不例外,也有些大臣是,倾向于建奴的。
朝鲜王李宗,眉头紧锁,暗自感叹,朝鲜夹在大明和建奴之间。
就如同,行走在万丈深渊的,独木桥上,只要行差踏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说到底这就是,小国弱国的,悲哀。
朝鲜王李宗,定了定神,坚定的道:“诸位说的,都有道理,必须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将此事,通报大明,又能不被建奴发现。”
洪翼汉,摩挲着自己的下颚,缓声开口说道:“王上,我们可以利用商船,直接跨海,直抵大明的山东行省,把消息传给大明。”
李宗,手指轻敲桌案,沉吟道:“本王觉得,此法可行,但还是要,避开朝中的这些,建奴的耳目,出海之人,也必须要可靠,诸位以为谁合适?”
朝鲜王,话音刚落,尹集,就出声应道:“王上,臣愿前往大明,必定,亲自将此消息,递交到大明,崇祯皇帝的手中。”
尹集,话毕,朝鲜王李宗,从王座上站了起来,高声道:“尹爱卿,不愧为我朝鲜国士。
就依爱卿所请,由爱卿亲自前往大明,向大明崇祯皇帝,说明此中缘由。
另外,替本王带话于,大明崇祯皇帝,并非我朝鲜有意,偏帮建奴。
实在是我朝鲜,实力不济,难敌建奴骑兵,才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大明崇祯皇帝,于以谅解。”
尹集,一脸正色地回道:“臣,定不负王上所托。”
朝鲜王李宗,随即道:“事不宜迟,尹爱卿尽快出发,吴爱卿、洪爱卿,你们二人,给尹爱卿做好掩护,一定要确保,尹爱卿能顺利出海。”
尹集、洪翼汉、吴达济、三人对着王座上的,李宗,深施一礼。
齐声道:“臣等,定不负王上所托。”
朝鲜王李宗,并未再多言,向三人挥了挥手。
第 105章 李宗的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