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的工夫,二人进了府衙,陈谦请柏杰稍坐。
去了后堂,擦了把身上,换上一套干净的粗布长衫,再次来到中堂。
有亲兵给他奉上茶水,然后退下。
手下亲兵还是当年在殷浩手下时,陈安带出来的那批。
这些年在陈安的训练下,无一不以一当百,都是忠心死士。
此时的陈安,已是他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独当一面,考虑到他不可能再在自己身边了,有意栽培了毛宝的次子,毛安之来带这一百亲兵。
“世海兄,一会儿,石奴到了,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好,征北将军——”
“私下里就不要这样称呼了嘛。”
“温玉兄,您真要进攻对岸的慕舆根吗?”柏杰眯起眼看着陈谦问。
“怎么,世海兄,有何不妥?”陈谦微笑着反问道。
“寿春城高壕深,如果防守的话,以逸待劳,岂不是更好?”
“哈哈,先不谈这个,你刚从荀羡那边过来,徐州形势如何?”陈谦笑着回避了这个话题。
“唉,令则大人守土已是寝食难安了,他备受煎熬,日夜担忧鲜卑大军进攻徐州。”柏杰叹道。
柏杰没好意思说的是,如果不是他在荀羡手下这些年,徐州早就沦陷了。
“我已飞檄荀羡和谢奕,三日后一起来寿春,召开一次兖、豫、徐军事会议,陛下命我都督这三州军事,感觉压力颇大啊,毕竟有四年没带过兵了。”陈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
柏杰喝了口茶,扇着扇子道:“温玉兄,谢奕在豫州还负担着防备关中氐族苻坚南下,恐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知道,总要先见个面,碰一碰,统一一下战略意图。”
陈谦话音刚落,见全身戎装的谢石从外面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末将参见征北将军。”谢石躬身拱手道。
“石奴,一路辛苦了,军马已安顿好了吗?”陈谦温言道。
“禀征北将军,安顿好了。”说着谢石又向柏杰见了礼,两人倒是很熟悉,四年来都在荀羡的徐州效力。
陈谦吩咐道:“快坐,上茶。”
谢石坐下后,亲兵奉上茶水,又递过布巾来给他。
谢石边擦着满头的大汗,边道:“征北将军这么急着找我来,有何事吩咐?”
“当然有事,待会儿陈安到了,我们后堂吃个午饭,详谈。”陈谦笑着看向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将领,心中充满了喜爱。
谢石是最早跟他出征的,一直忠心不二。
而且谢石有个特点,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能做的极其妥当,且从来没有过抱怨和疑惑,只有执行二字。
临近正午时分,陈安才急匆匆地走进来。
大家见过礼后,陈谦带他们向后堂走去,边走边问陈安:“准备的怎么样了?”
“公子,都安排下去了。”
“嗯,正好石奴也来了,由你和石奴一起负责此事,从新带来的三万大军中抽调一部分,要做到快,还得保密。”陈谦叮嘱道。
“遵命,公子。”
谢石听糊涂了,忙问:“征北将军,啥事啊?”
“哈哈,来,咱边吃边说。”陈谦眉开眼笑地道。
柏杰也笑道:“征北将军一定有什么喜事要宣布,哈哈哈。”
“当然是喜事,不过中午咱就不喝酒了,下午还各有事做,等改天,咱们一醉方休。”
三日后,辰时,寿春城。
一早就有府衙功曹带领差役们通知,全城静街,家家关门闭户,不许闲杂人等街上行走。
各城门加派了守卫,以防意外,并有马步校尉带兵沿街巡逻。
寿春府衙大门外,增加了许多兵丁,分立两行,弓上弦,刀出鞘,明盔亮甲,威武肃静。
不大一会儿,从汝南郡赶来的豫州刺史谢奕,从下邳郡赶来的徐州刺史荀羡,各自率领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来到寿春。
今天是大晋征北将军,持节,都督兖、豫、徐三州诸军事,广陵公陈谦召开全体军事会议的日子。
寿春上空,战云密布,杀气冲天。
府衙中堂,谢奕和荀羡领衔众文武分立东西两厢。
他们身后排列着陈谦亲兵两队,手按佩剑,目不斜视,像钉子一样直立不动,一派肃杀景象。
不大一会儿,屏风后传来了几个人的脚步声。
身穿一身亮银盔甲的陈谦出现在众人面前,身后跟着两个亲兵,一人双手捧着一柄挂着明黄流苏的九龙宝剑,这是“天子之剑”;一人手里持着代表皇帝亲临的旄节。
走到中堂中间座榻前,陈谦当中站立,两名亲兵一左一右肃立身侧。
众人不禁心中惊惧,看来这个会有些不一样了,忙一起躬身拱手道:“参见征北将军!”
陈谦左右环顾了一下,淡淡地吐出两个字:“免礼。”
众人起身后,陈谦对谢奕、荀羡点头道:“安西将军、北中郎将,请坐。”
二人略一欠身,随陈谦一起坐下。
谢奕和荀羡有好几年没见陈谦了,他们带来的文武官员中有许多人还没见过陈谦,只是曾经听说过。
众人偷偷望去,只见陈谦瘦长面孔,剑眉入鬓,细目含威,虽然年龄不大,但一派大将风范,秉节持重,从容自若,一条淡淡的疤痕贯穿左眼,给这张脸上增添了几分狠厉之色。
陈谦清了清嗓子,语调平稳而又低沉地开口道:“安西将军、北中郎将带领诸公守卫我大晋北陲,多年来,不辞辛劳,摩顶放踵……”
一开口,就称赞了在场人,大家心中既高兴又感奋。
荀羡心道,几年不见,这陈谦真是变化不小啊。
只听陈谦继续道:“两个月前,鲜卑胡虏大举南下入侵我兖州诸郡,令我大晋损兵折将,百姓流离,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赤地千里,炊烟断绝,圣心仁慈,不胜担忧啊。”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嗓门接着道:“陛下命我都督兖、豫、徐三州诸军事,率军三万,会同寿春五万,共计八万大军,北上收复兖州,临行前,陛下亲自送行,督责甚切,望诸公勿负上意!”
中堂上鸦雀无声,掉一根针都会清晰可闻,只有陈谦略带有鼻音的建康官腔回荡在上空,传来了回音。
略一停顿,他又道:“我已令刘遁负责督造渡河战船
第83章 战前军事会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