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拜年时沈青黛送了邹小娟一块腊肉,两根腊肠,还有一坛金樱子泡酒,所以在打到野鸭,捡到野鸭蛋后,邹小娟第一时间来到了迎春楼。
她拎着野鸭乐呵呵地说:“我想着你们开酒楼,这野味应该用得上,所以就送过来了。”
沈青黛闻言有些尴尬,“我们酒楼是卖小吃的,不卖饭菜。”
邹小娟“啊”了一声,半天没合上嘴。
气氛太过尴尬,沈青黛赶紧补救道:“不过还是谢谢你,这野鸭蛋我们用得上。至于这野鸭……我带你去隔壁问问。”
说着她就从邹小娟手里接过野鸭往隔壁“一口香”去了,邹小娟只得楞楞地跟在她身后。
“韩老板,我这个姐妹在山上打了只野鸭,你看你这儿能不能收?”
韩静走过来看了看,鸭子还是活的,可以等客人定下后现杀现做,于是爽快地说:“姑娘,你说个价吧,这野鸭我要了。”
邹小娟斟酌了一下,“您就给个三十五文就成。”
这价格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韩静高兴地付了钱,还嘱咐她下次有什么野味还可以送到这儿来。
出了“一口香”后,沈青黛又给了她十五文钱,“这是跟你买鸭蛋的钱。”
邹小娟哪里肯要。
沈青黛板着脸,“这钱你要是不收,以后也别送东西过来了,送来了我也不要。”
邹小娟这才不情不愿地把钱接了过来。
野鸭蛋只有五个,沈青黛还没想好怎么做,于是只能暂时用米养着。
三天后,邹小娟又卖了两只野鸡给隔壁“一口香”。
卖完野鸡后,她来到迎春楼,沈青黛看她的筐子里有些皮毛,于是问:“小娟,这些皮毛你是要拿去卖吗?”
邹小娟说:“是啊,年一过那些走货的胡商又过来了,我打算拿到胡商市场去卖,还能多赚几文钱。”
沈青黛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市场,十分感兴趣。
“我可否跟着你一起去看看?”
邹小娟哪有不应。
邹小娟说的胡商市场在临县,市场里不只有胡商,还有一些汉人,卖的是茶叶、瓷器和丝绸。
邹小娟显然不是第一次来,熟练地交了五文钱的摊位费,然后拿出一块布在地上铺上,再把皮毛都拿出来展开,铺在布上,让过路的人可以看清皮毛的全貌。
等见到有人经过时多看了两眼,她就开口吆喝:“卖皮毛了,兔皮十文钱一张,狐狸皮三十文一张,羊皮七十文一张。”
沈青黛听见她喊,也帮着她一起喊话拉人。
不得不说这法子确实有用,在两人的吆喝下,还真有一个哥儿停在了摊位前,“这兔皮十文钱一张?”
邹小娟连忙说道:“是的,十文钱一张。”
哥儿说:“有些贵了,可否便宜些?”
其实这价格在胡商市场是正常价,但在若水镇七八文就可以买得到。
邹小娟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转头去看沈青黛。
沈青黛和气地说:“大哥,这价格不贵了,我这姐妹的手艺好,您看这皮多完整啊。”
邹小娟也跟着说了一句:“大哥,不贵了,这冬天猎物也不好打。”
哥儿看着这兔皮确实完整,用来给小儿子做顶兔皮小帽正合适,于是
第50章 胡商市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