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邵修齐暂时压下了将草纸上的答案誊写在考卷上的冲动,他舒缓舒缓了筋骨。
      但在这种小小的号房这种舒展筋骨实在是不太尽兴。
      邵修齐无奈的叹了口气,也没在这件事上多做计较,他转头望向了朱厚照,看着他满是期待的双眼。
      问出了那个问题。
      “那么在你的心中,你认为仁政是什么样的呢?”
      “本宫认为?”
      朱厚照皱着眉头,他开始思索了起来。
      这是朱厚照养成的良好习惯。
      他从小就对练武和兵书感兴趣,所以在练武和学习兵书的时候,他便培养出了自己这种注意力的好习惯,此刻被邵修齐问到了仁政,而这个关键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皇家所关注的。
      朱厚照即便再不愿意,也改变不了他以后会是皇帝的这一个事实。
      所以他愿意或者说……他不得不为仁政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
      朱厚照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思索了一阵之后,他才缓缓抬起了头望着邵修齐说道。
      “本宫所理解的仁政便是上行下效,只要我的父皇做到爱护子民,那么文武百官也会做到爱护子民,这天下的子民便都能感觉到上面对他们的关爱,仁政就便得已是实施了。”
      “所以你认为仁政的关键是在上面?”
      邵修齐不急不徐的指的指上头,低声问道。
      “你这么说的话也算是吧。”
      朱厚照皱着眉点了点头,“因为不管怎么说,仁政的推行和政策都是需要上头的人来思考决策的。”
      邵修齐耸了耸肩膀,对于朱厚照的这个回答,他心中满是不屑。
      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朱厚照身处在皇家,从小就在,深宫中成长他所理解的人证,也只是存在于那些写在书本上,那些名家大儒的侃侃而谈中。
      但这些东西往往都太大,太宽了。
      再说的更难听一点就是,这些东西是没用的,只是这些所谓的名家大儒总结出来的一套结论,用来标榜自己的,政治嗅觉灵敏和知识渊博。
      真让他们去做,他们保准两眼一抹黑。
      邵修齐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朱厚照再次问道。
      “好,既然你觉得仁政是上头的事,那么若是陛下发出了一个决策,你怎么能做到让全天下的百官们都遵守这一个决策呢?你敢保证吗?”
      朱厚照张了张嘴正要说话,邵修齐却一摆手打断了他接着问道。
      “假设,我们假设全天下的官员都能听你父皇的决策,并且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样的决策是否正确呢?谁敢保证?是否每一个百姓都能接受呢?即便百姓们都能接受,是否符合如今大明的状况呢?这样的决策是会让大明更好还是更坏,谁敢保证呢?”
      “……”
      朱厚照张了张嘴,他觉得自己有些哑口无言,但他本能的有些不服气,邵修齐说的这些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漏洞。
      “你说的这些虽然有道理,可是这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对任何一件事

第214章 同情爱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