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仁和康复医院。
赵以墨新接手的医院名称。
闻其名便知是为响应上面的号召所建。
早前发表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五年内,夏国每10万人口要拥有6名康复医师,10名康复治疗师的目标。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针对夏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及改善民生的问题。
消息一出,各方力量涌动。
而羊城仁和康复这个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正式萌芽。
和最顶级的大佬和资本相比,这个项目进入得并不占优势,然后项目背后的老板在羊城房地产和旅游领域颇有能量。
在确定做出医疗行业的涉足之后,立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将眼下这块近22000平方米的地块建成医院。
赵以墨作为医院总经理兼任运营总监统管全局,只对老板负责。
新官上任,除了他自己带来的全套网络运营团队和后勤队伍,仅有项目老板挖过来的一位退休的业务院长配备少量从业人员以及董事会委派的一名财务总监在。
昨天晚上,赵以墨便是老板以及几名医院高管见面。
业务院长姓叶,退休之前是一名骨科主任。
公立系统,骨科+院长,这几个词组加在一起便觉得头皮发麻。
这人,不好对付!
尽管因为老板的存在,对方有所克制,但赵以墨还是能感觉到他的高傲和一些轻视。
不过没关系,既然敢接这个项目,他在决定过来之时便想好了对策。
何况,项目老板招揽这样一个老练的角色何尝不是对他的一重考验。
至于财务总监,赵以墨倒是不太担心。
这是个类似吉祥物的存在,有她在,老板才能安心地将医院的大权交托出来。
财务总监姓何,是老板的小姨子,相貌平平,说话和声细语,和赵以墨算的上是老乡,隔壁阿泰的。
阿泰和邮城接壤,再互通老家地址后,两人的距离仅仅20多公里。
老乡BUFF加成、颜值BUFF加成,履历BUFF加成,三位一体之后,这位吉祥物被轻松拿下。
……
万事开头难。
民营最缺的是什么?
人才。
合格的基础医疗人员。
网络招聘能够解决一部分,但赵以墨并不喜欢被动式的等待。
他先是通过魔都医学会的关系联系上了羊城这边医学会的几位副会长。
再由他们接触到了羊城几所医学院的老教授,博士生导师。
羊城医学类大学不少,南方医科大,羊城医科大,羊城中医药,羊城药科大。
如此多的大学,自然对应的附属医院也是不少。
每一家薅一两个年轻医生和应届毕业生,足够支撑起医院的基础科室了。
哪些人能挖,哪些人不能动,哪些人求财,哪些人求名,哪些人求色......
通过医药代表、器械代表、汽车销售、房产公司等等多方面入手,又有内部人员的介绍。
内外夹击,赵以墨很快就网罗了一大批实干型的中坚力量,不断充实着各个科室的人员架构。
在拉拢人才的同时,赵以墨也不断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羊城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
周边哪些公立医院开展了康复科,哪里准备新建康复医院,哪家民营医院准备转型...
竞争对手的规模,人
第二十七章 原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