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回到住处,陆昭才将李舒宁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
看到她的罗裙与鞋袜干干净净,未沾染任何尘泥,陆昭的唇角不由得翘了翘,像是有些暗自欢喜与满意。
她就该这样干干净净,不染纤尘。
“你的衣服都湿了,去换一身吧。”李舒宁扯了扯陆昭的袖子关心道。
“嗯。”他扶着她坐了下来,才安心的去换衣服,很快便回来了,看到她拿了本书在看,便没有打扰她,自觉的坐在了她的身边。
“公主和王爷喝点姜茶吧。”
驿馆的老妇和伙计端着两碗热腾腾的姜茶朝他们走了过来。
自从夜明城打了胜仗之后,她与陆昭便不住在军营了,而是搬去了城内的驿馆住。
“谢谢。”
李舒宁递给陆昭一碗,自己端着一碗,便和他坐在了桌边,一口一口的喝了起来。
“明日就是将军下葬的日子了,这雨下成这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伙计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忽然叹了口气。
李舒宁也看向了外面:“希望不会下太久。”
大概是老天都不想让王崇离开,直到他下葬时,这场雨还没有停。
但大雨阻挡不了大家送别他的脚步。
大家都没有忘记他的功劳。
——援军能够到来,夜明城能够得救,都是因为王崇将军拼死送出去的那封信。
淅淅沥沥的雨声伴着遮不住的哭嚎,长街上人群涌动着,紧跟着将军的棺椁缓慢前行。
柳依然与林然骑着马在两旁开路护送。
王崇只是诸多将士们的缩影和代表,千千万万的士兵都为拯救这座孤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送别的百姓在哭喊将军的同时,似乎也想起了自己战死的亲人,于是哭喊声便愈发真切,愈发触动人心。
李舒宁行动不便,所以她只是站在城楼上,与陆昭目送着将军的棺椁出城。
“今日情形,倒让我想起了冯清。”李舒宁忽然说道。
冯清问斩的时候,送行的人也如眼前这般熙熙攘攘。
陆昭也看向了下面,轻声附和道:“百姓不会忘记每一个值得铭记的人。”
李舒宁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有些遗憾的说道:“真应该让皇上亲眼见见这样的场景……”
若是他亲眼见到了眼前这一幕,他就会明白,即便这个国家有许多蛀虫,仍然有人热爱着这片土地。
他们一个个前赴后继,生生不息,所以大襄始终会胜的。
他若是能明白,心中便能燃起希冀,就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选择放弃大襄了。
她神情恍惚的看着下面的人群,而陆昭只是侧着眼看她。
她的神情带着一种遗憾和怜悯,像是在惋惜王崇的死,也像是在为李疏云感到遗憾。
即便她知道,如果李疏云真的没有放弃,他们之间便横着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她仍然希望他能看看真正的大襄。
复杂而又复杂。
陆昭看着这样的她,眼神一点一点攀附上柔和的爱恋与病态的嫉妒。
当她把对方只当做自己的子民时,她平等的怜悯所有人。
李舒宁忽然握住了他冰凉的手。
“一会儿陪我去祭拜一下王崇将军和其他士兵吧。”她轻声说道。“前几日晚吟来信,让我代她给兄长上柱香。”
她顺便也去看看为百姓战死的其他将士们。
陆昭瞬间收敛起自己的所有情绪,低低的应了一声“好”。
战死的人实在太多。
能辨的出身份的,有亲人认领的,便将尸身归送其家;已经认不出是谁,也无人前来认领的,便随王崇将军一起葬于城郊的山上。
王家人的意思是,比起魂归故里,也许他更愿意留在这片自己曾经守护过的土地。
李舒宁自然尊重他们的意愿。
************************
又过了几日。
柳依然留下部分军队后便再次启程,前去支援别城,而林然则留在夜明城,继续参与接下来的战后重建。
而李舒宁则在某日忽然收到了一封信,盖着姜国皇帝私印的信。
姜国皇帝听说大襄如今是长公主掌权,便以私人名义向她商议议和的事。
“放还郡主付云,郡马梁毅,姜国退兵,两国签订和平共处条约……”
李舒宁当着林然和陆昭的面,念出了那封信上的内容,念着念着,她的面色忽然就冷淡了下来,不屑地嗤了一声。
“杀了我大襄那么多将士,如今连连落败了才想起要退兵?”
她的声音中隐隐含着怒意与冷漠。
“若是公主真的放了梁毅,恐怕出去都会被人戳脊梁骨。”林然忽然神色复杂的说道。
梁毅是大襄的叛徒,后来领兵攻城,又杀了那么多的大襄士兵,大襄百姓早已对他恨之入骨。
尤其是夜明城的百姓。
若她真的将梁毅给放了,必然会惹众怒。
陆昭看了一眼他,淡淡道:“姜国简直是在痴心妄想。”
她和梁毅之间的恩怨,杀一千次梁毅也不为过,怎么会放人呢。
李舒宁看了一会儿,甚至没有耐心看完,便面无表情地将信折了起来,对着一旁的油灯便点燃了。
光影跃动之间,李舒宁的神色明明暗暗,她幽幽地盯着正在燃烧的纸张,缓缓说道:“停战当然可以,但人是不可能放的,并且只能是他们投降,要么乖乖成为大襄的附属国,要么……”
“就等着本宫踏破他们的国门吧。”
说是议和,却还敢和他们提条件?
真以为大襄是好欺负的么?
林然心中一惊,连忙劝阻道:“公主,虽然我大襄如今胜券在握,但若刚刚取胜便再兴战事,恐怕不妥……”
李舒宁蹙了蹙眉,正要解释,便听到陆昭已经开了口:“姜国欺软怕硬,想必大概率会选择前者,林大人不必如此担心。”
她正是此意。
打仗费时费力,劳民伤财,她怎会在刚结束一场战争之后便发动新的战争?
大襄还需要修养一段时间。
她说那话,不过是想给姜国施压,想给自己泄愤罢了。
即便真的开战,如今的大襄也无所畏惧。
毕竟,她手里还握着苍北这张牌
第92章 九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