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柳将军大恩!”
王晚吟又一次感激的向柳依然道谢,她笑得都不见眼了。
“报纸卖的这么好,是不是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柳依然幽幽的问道。
王晚吟笑嘻嘻的肯定道:“那当然啦,你也不看看你们柳家这个月给我们报社提供了多少新闻!”
柳依然无奈的笑了笑。
“行了,你继续工作吧,我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忙不过来,过来看看你干的怎么样。”
自从赵文渊入宫之后,便逐渐将报社的经营事项一点点的全部托手给了王晚吟,如今赵文渊已经完全不插手报社的管理了,如今是王晚吟独立掌控。
王晚吟听到这话,腰板都挺直了些:“你放心吧依然,我不会让你这个股东吃亏的,咱们报社现在可是大襄第一报社,办的好着呢!”
虽然自从她们的大襄报社起来之后,各地就开始争相模仿,涌现出了一批小报社,但作为这个世界第一家报社,大襄报社的名头那还是响当当的,其地位也是不可撼动。
“好,我相信你。”
柳依然拍了拍她的肩膀,随即便上了马,对她又嘱咐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王晚吟送走柳依然,便又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开始审查刚才手下递交上来的新闻内容。
“老大。”
她的手下之一忽然敲门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些东西。
“这是下面的人刚送上来的,文章已经写好,但还没放出去……”
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王晚吟敏锐地问道:“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她接过那叠东西来,一边看一边问道。
“老大,拐卖女子的那桩案子,牵扯到了一位大人物,现在上头要求我们不许将此事报道出去。”那伙计有些低落的说道,语气似乎有些不情愿。
王晚吟看完手中的东西,面色忽然变得有些激动。
她重重的将那几张纸扔在了桌子上,冷着脸说道:“上头?哪个上头?”
“是……是朝中的莫大人。”
王晚吟愣了愣,随即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是吗,那我们就先不要报道这件事了。”
“老大,难道我们就这样妥协了吗?”
“当然不是。”王晚吟看了一眼他,“这件事必须报道,但不是现在,我们需要寻一个合适的时机。”
“是。”
人刚一走,王晚吟就出了门,她拿着李舒宁先前给她的令牌进了宫,直奔御书房。
“莫循礼?他怎么会和这件事有牵扯?”李舒宁蹙起了眉,有些不解的看向了王晚吟。“你确定是他吗?”
王晚吟点了点头:“那封信我看过了,的确是莫循礼的私印,并且与他交涉的是我的心腹,出错的可能性不大。”
李舒宁沉思了片刻。
“此事先不要外露,等莫循礼与这桩案子的关系彻底查明之后再公之于众。”
“好。”她也是这样想的。
……
这一桩流匪拐卖案,竟一直都没有后续。
除了被柳依然一行人当场救下的女子,之前那些已经被他们卖出去的姑娘大多下落不明,找回来的都已经变得痴痴傻傻,提供不了任何线索。
后来李舒宁亲自派人去督查,才知道官府早就将此案定性为普通的拐卖绑架案,只对各个流匪定了罪,丝毫没有牵扯到朝中的任何官员。
李舒宁当即让人带着自己的腰牌亲自去查,而王晚吟为了第一时间得到最真实可靠的消息,也从她那里求来了一块腰牌,扮作小厮的样子,协同李舒宁的人一起办案。
几人先去了一趟衙门,审问了一番流匪,但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长安。”
出来之后,王晚吟叫住了领头的长安,示意他自己有话要说,长安立即屏退了左右。
“后天莫循礼的亲弟弟大婚,不如我们混进去瞧瞧?”
长安察觉到了什么,便低声问道:“王大人是发现了什么吗?”
自从王晚吟是报社总理人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家便都开始叫王晚吟“王大人”了,刚开始的时候,王晚吟还常常因为这个称呼高兴的睡不着觉,后来才逐渐习惯。
王晚吟左右四顾之后,才压低了声音凑近了说:“我的探子说,他弟弟要娶的那个媳妇明明两年前就跟人私奔,不慎坠崖了,只不过家里嫌她私奔这事丢人,未曾给她操办丧事,现在的这个是个冒牌货。”
长安有些惊讶,随即又问道:“大人是觉得,他现在要娶的这个媳妇是买来的?”
“不然为什么要冒用一个死人的身份呢?”
他要娶的这个女子身份有问题,所以才会想到用这样的方法吧。
长安想了想,同意了王晚吟的提议。
“这桩婚事……的确该好好查一查。”
在大襄,良籍人口的买卖是违法的。
在新法颁布之前,仅对拐卖者施以重罚。而在新法中,则规定买与卖同罪。
若是莫家的新媳妇真是买来的被拐女子,那么相关者便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
经过调查,莫循礼弟弟这桩婚事果然有问题,那女子的确不是莫循礼弟弟原本的未婚妻,而是他们家花了几十两银子买来的。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有问题的不止是这个冒牌新娘子,还有莫循礼的亲弟弟。
——成亲当天,与那女子拜堂成亲的竟不是人,而是一只大公鸡。
经过长安和王晚吟的秘密调查,他们竟发现莫循礼的弟弟早就得病死了。
“这不是冥婚吗!”
王晚吟收到手下递上来的信息时,忍不住怒从心起。
她不禁想起了成亲那天,那个新娘子盖着红盖头,与那只公鸡拜堂成亲的模样。
他们虽看不见那女子的神情,却能看到女子的喜服被麻绳紧紧绑着,动作也极为不情愿。
“皇上那边是什么意思?”王晚吟看向长安。
莫循礼其实是清流一党,寒门出身,在民间名声极好。
所以李舒宁当初听到他与绑架案有关时才会那般惊讶。
李舒宁能够上位,清流一党功不可没,莫循礼也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王晚吟此时并不确定她的真实态度。
李舒宁当然是看不惯这样的事情的,但她如今是皇帝,要考虑的事情太多,难免会被绊住手脚。<
第一报社1(王晚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