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洗好了脚,康熙才看向赵昌:“你都不是小太监了,这活以后就交给底下那些个奴才做。”
赵昌脸上带着谄媚的笑:“瞧万岁爷说的,奴才再怎么样,都是万岁爷的奴才。”
“只有万岁爷不要奴才伺候,没有奴才心气高的理,伺候万岁爷这活,奴才还得靠抢才能抢来,伺候万岁爷可是奴才的荣耀。”
一句话,说的康熙脸上带着笑,说的梁九功低下头暗暗翻白眼。
“说说罢,都查到什么了?”康熙斜靠在榻上,感受着赵昌给他按着脚。
“简亲王府里的杭老夫人,确实是前朝太子朱慈?R的后人。”
赵昌顿了顿:“至于前两任简亲王,也不排除是杭老夫人下的手。”
“还有老安亲王,岳乐。”
赵昌边捏脚,边对康熙说道:“在军中病卒,也不是偶然,奴才开棺验尸,倒是发现这三人都是中毒而亡。”
康熙嗯了一声,过了许久,就在赵昌以为康熙已经睡着了的时候。
才听到上方传来康熙的声音:“没人发现吧?都恢复好了?”
“没人发现,奴才做事,万岁爷放心。”赵昌接着说起这些日子调查的结果。
而另一边的石静娴,正和胤?准备各个地方开设学堂的奏章。
“开设学堂,最先要解决的,便是书本的问题,笔墨纸砚,哪个都不是省钱的,所以你一定要想好,先后顺序。”
胤?边写奏章,边和石静娴探讨。
有些大框石静娴能够说出个一二三,能从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
但有些问题,只有从小生长在这个朝代的胤?才会看见。
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石静娴或者说是石静娴和胤?两个人都想过了。
开办书院,只是第一步。
只有让男子都有书读,都有机会去读,女子书院才会慢慢兴起。
重男轻女的时代就是这样。
只有男人够分了,男人已经有了,他们才会想到女儿。
抱着占便宜的心态,也将女儿送到书院。
或是让女儿嫁得更好,或是让女儿有一技之长补贴家用。
不管如何,这对她们来说,都是机会。
想要让女子书院开展起来,就要先给那些男人们机会。
这是无奈的,但却必须要做的。
但石静娴相信,总有一天,只要让那些女子有了机会,她们会比男人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
只要有一名女子能够靠着自己进贡院,就代表未来会有更多的女子看见她们未来的路。
两人边说边写,又将一些不算太关键的信息都抹除掉。
准备给康熙呈上一封不是那么完美的奏章。
果然,等转天上朝时。
就不断有大臣反对这项提议。
那些宗亲更是反对的异常激烈。
尤其是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大员,更是不同意。
石静娴这次知道,她这是动了所有人的蛋糕。
就连户部尚书,一听前期需要投入很多金钱,都默默的在心里表示。
等这件事过后,他才是太子的小迷弟,现在太子想用这么多钱。
&nbs
第二百七十三章 义务教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