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九章 分族科举[1/2页]

清穿太子妃:和废太子互换身体 迢迢不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廷玉被点为状元步入官场,这是大家都能预料到的。
      但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康熙并没有依照以往的旧例,让前三甲进翰林院任职,而是将张廷玉下放到地方去做县令。
      这一举措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你说皇上不在乎张廷玉吧,他还将人点为状元,如果说他欣赏张廷玉吧,他还没有将张廷玉放入翰林。
      毕竟谁都知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日后张廷玉不能走到内阁的位置?
      状元不进翰林院,这倒是开朝头一次。
      这一下儿张英的脸色更不好了,觉得这个儿子本就难登大雅之堂,现在更是打破一贯的传统。
      连翰林院都进不去,真是让他颜面扫地!
      满朝文武谁都不清楚,康熙是怎么想的?
      而张廷玉下放的这个地方,也是众位阿哥都比较熟悉的地方——盐城。
      张廷玉成为了赵申乔手下,接替了原先赵申乔的官职,成为了盐城的县令。
      众人虽然不理解,但还是乐的见到这个结果。
      汉人就该有汉人的自觉,就算考上了前三甲,也没有去翰林院等好地方就职。
      那将来朝堂上位列高位的,还是他们满八旗子弟。
      简亲王自从端敏公主回来后,便除了上朝之外,就闭门不出。
      生怕哪里招惹了端敏,再闹的天崩地裂的,让皇上突然就想起在江南发生的事。
      现如今,蛰伏了这么久,好像皇上已经淡忘了江南的事。
      想到这,简亲王心中略定了定神。
      一切都是他自己做贼心虚,可能在皇上眼中,明朝余孽朱三太子朱慈炯这个事,已经随着他的死亡而结束。
      想到这,简亲王和安亲王对视一眼,安亲王率先站出来,对着康熙禀奏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皇上如今学院已经开设,有不少年幼者入学,但这几年间若是一直在书院里读书,不愿意出来考童生……”
      总不能从四五岁启蒙,一直到十三岁朝廷就白白养着呀。
      许多大臣也点头,朝廷给拿钱读书和自己掏钱读书那是不一样的。
      朝廷你拿钱读书,只能等你几年的时间。
      如果是你自己读书,你读到老,学到老都没人管你。
      你考不上就考不上了,谁让你家有钱,那也无所谓。
      但朝廷给你拿钱,每年不说别的,笔墨纸砚都需要钱,还有一些人力物力。
      哪能说让你从四五岁一直读到十几岁。
      “那就三年吧,初学堂定三年为期,到了三年过后,不论是否考上了童生,都结业。”
      三年学习三本书,其实不算难,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
      并不是说你三年之内必须要考上,而是在学堂三年,学完学透了这三本书,你就可以毕业了。
      之后是去考童生,还是选择其他的路走,朝廷就不管你了。
      毕竟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看个人的领悟和参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童

第三百零九章 分族科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