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卿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也乐出了声,没一会儿她们就装满了一背篓,两个人背着背篓走回家,把蘑菇都倒在家里,又背着空背篓回来继续捡蘑菇。
“对了,你等会儿中午记得再去木二叔家里买两个簸箕,要那种圆的,可以拿来晒蘑菇,也不贵,8角一个吧好像,用处还是挺大的,你好像带了两个肥料袋子是吧,等会太阳出来了,也可以晒蘑菇。”
“好,等会儿我去买两个,要是蘑菇比较多的话,我把袋子也拿出来晒蘑菇。”
“嗯嗯,你做冬天的衣服没有?光是你身上穿的这种恐怕还不够,猫冬的时候在家里炕上穿薄点无所谓,但是出门的话,就不行了,我听村长家的嫂子说冬天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二三十度呢。”李丽丽想想都打了个寒颤。
武雪卿想了想道:“过两天家里人会给我寄包裹,会给我寄布和棉花过来,只是没有针线,你知道哪里有针线可以换吗?”
李丽丽转了转头看了一下四周没有人后,悄声道:“去书记家里换就行,一块钱可以买4支线,线比供应社的要多一些,他家之前是做货郎的,就是进货走附近的村子卖些杂货,赚点差价混生活,
城里管的严,但是咱们这里啊要好上不少,大路都远的不行,坐驴车去镇上得3个多小时,去县城得5个小时,我们这儿就是村长说了算,
咱们村长人挺不错的,别看脸上严肃,其实还挺关照我们的,整个村子的人都不错,很团结,都是直脾气,有啥说啥,
也有脾气比较暴的,村里总有几家人不对付,惹急了两个人直接对骂三小时不带卡词儿的。”李丽丽说到这里害怕的缩了缩脖子,
扭头往后看了看,没有人才继续说道:“我刚来的时候不是忙着秋收嘛,有两户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干上了,大早上直接坐人家门口骂,骂完去上工,上工的时候也能听到她们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对骂,整整骂到了下午收工的时候,你是不知道,那场面,我长这么大是第一次见到。”
武雪卿睁大了眼睛道:“这么厉害啊。”
“那可不,就是桂婶儿和周婆婆,等以后你就知道了。”
可以说八卦是拉近所有陌生人的重要桥梁,李丽丽终于有个小伙伴陪伴了,就跟倒豆子似的,话滚话聊个没完,
把武雪卿聊的一愣一愣的,听了一耳朵村里的八卦,顿时感觉跟李丽丽亲近了不少,两个人走回家的时候都头挨头,肩碰肩一起并排走,
等来回了两次之后,那片山坡的蘑菇总算是捡完了,
太阳也出来了,武雪卿趁着时间去木二叔那儿买了两个圆簸箕,把捡的蘑菇都晒在院子里,连肥料口袋都拿出来拆开平铺着晒蘑菇了。
两个人跟勤劳的小蜜蜂似的,一早上来回跑了7趟才累瘫了,坐在屋檐下,武雪卿擦了擦额头的汗,解开了两颗棉袄的扣子,
别看捡蘑菇好像不累,但是一直捡蘑菇,一直蹲着,还要来回跑,特别消耗体力,连武雪卿都累出汗了,李丽丽更别说,已经累的已经躺下了,
这会儿的太阳已经开始晒了,武雪卿去把蘑菇翻了一面,两个人的战果也很是喜人,院子都被蘑菇占领了一半,
其余的一半是另外三个知青的,只是三个人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怎么,比她们两个摘的少了许多。
武雪卿趁着他们还没有回来,赶紧去烧火蒸土豆,中午饭她就直接吃了三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很寡淡的味道,她面无表情的吃了之后决定晚上得偷摸着进空间做一点辣椒酱才行。
吃完了东西,又灌了一壶热水之后,武雪卿又拿一个空碗装了一碗开水,放在房间里凉着,
她叫李丽丽快趁着灶里还有余火赶紧去做饭吃,
李丽丽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声,挣扎着起来去了厨房。
武雪卿换下了棉袄,穿着那一身旧的大外套出了门。
路上,武雪卿用神识数了数储物戒指里面的钱,还剩下28块9毛2分,
也够她用一段时间了,主要在乡下其实也花不到什么钱,只有生活必要的东西,比如盐。
听了李丽丽说的,她决定再买两包盐,最好问问有没有酒,她想腌点泡菜吃。
书记家,武雪卿对着书记表示了来意,他把水一饮而尽,把碗放在桌上带着武雪卿进了地窖。
地窖
第12章 准备柴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