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家坞堡里面发生的事情,在忙着办滨州博学院的唐梓昱一无所知。
      他穿越到珑夏,唯一能够傍身的就是脑海之中,那些如铭刻一般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殿下,如今您励精图治,振兴封地,这乃是昱地百姓天大的幸事。”
      “现下殿下又出了多道新政,这些政令想要传达到昱地六州各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过去由于开支不足,精简府衙,只留了很少的官员维持各地的正常运转。”
      “如今想要政令通达,官员的任免就需要殿下斟酌。”
      “再则,之前人手不足,昱地六州的豪族塞了不少人进入府衙。”
      唐梓昱正在看许元德今天给自己那一沓,应聘学堂先生的简历,听到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
      自己的这些政令,对豪族没有一丁点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在动摇他们的根基。
      目前除了要寻求自己庇护的姜家用行动支持了政令的实施,其它的豪族,现在还观望风向呢。
      滨州城周围,有自己坐镇,这些政令倒是能够很好地执行传达。
      可稍微偏远一些,乃至其余五州,说不得现在这些政令还被压在府衙,根本没有人去传达,老百姓更是无从知晓。
      这种阳奉阴违的情况,唐梓昱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缘由。
      如果宣传不到位,这些下达的政令,和一张白纸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目前百姓愚昧,别说能识字的没有几个,偏远一点的地方,不少百姓眼里只有乡绅豪族。
      当地的乡绅豪族就他们的天,他们的衣食父母,哪里知道自己这个昱王殿下!
      这也是乡绅能够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又没有多少人报官的原因之一。
      目前想要开化明智,搞好宣传,致使政令通达,还是需要费上一番功夫。
      不过要解决眼前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目前各州政令传达,咱们得另辟蹊径,想要依靠有豪族把持的府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去找李校尉,让他给你安排一队精干兵卒,你再从理事府里面,找几个机灵的人,让他们亲自去一趟各州府衙传令。”
      “然后让他们再亲自奔走各州各县乡,亲自把这些政令传达下去。”
      “让他们持我手令,凡是胆敢阻挠传令者,杀无赦!”
      “去这一趟的人,说不得会遇上凶险,人选你得慎重。”
      “另外对于执行这次任务的人,都给上一笔差旅补贴。”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这样的道理唐梓昱还是懂的。
      将所有政令先传达下去,谁要是想当出头鸟,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让理事府亲自派人传达,也是给其余五洲的某些人,敲响警钟。
      等到自己腾出手来,到时候就是肃清五州官场之时。
      “是,殿下,下官这就去办。”
      “这差旅补贴又是何意?”
      “就是外出公干的额外俸禄,这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尽心尽力。”
      不管是那一个朝代,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暖了身子,才会有心情谈抱负说理想。
      对于理事府的差役,他不仅提高了俸禄,还引进淘汰制,不再是铁饭碗。
      翻看着许元德筛选出来的学堂先生简历。
      唐梓昱感到很是无奈。
      珑夏重文轻武,又独宠儒家的孔孟之道。
      所有识文断字之人,所学的大多以儒学为主。
      唐梓昱学的是现代知识,明白想要中兴封地,想要当一个逍遥王爷,那就要

第52章 滨州军的磨刀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