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丁钉高兴地带着众人走进工坊。
      宽敞亮堂的工坊车间里面,三台众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器出现在众人面前
      “殿下,这是纺纱机?”看到机器上面安放着一个个纱锭,孔光誉惊愕地问道。
      其余几人也围在一台匠人正在调试的机器面前,东看看西看看,想伸手摸一下,又怕摸坏了。
      “对,这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纺纱机,真要说效率的话,比之珑夏常规的纺纱机,应该提高了百倍!”
      “百倍?”众人听到唐梓昱这么说,尽皆惊呼起来。
      “也就是说,以前一百个人干的活,如今一个人就能够做到了?”许元德忍不住问道。
      唐梓昱点了点头,“说得没错!”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咱们可以这么理解,原来一百天才能做出来的产量,如今一天就能够达到。”
      “就只需要这么一台纺纱机!”
      众人听他这么多,心中惊骇不已。
      整个机器四周由多块木料支撑起来,如同一个加高的床框。
      框架里面有着无数锭子,在木框一侧还有数个巨大的木制圆轮。
      木圆轮上面还有绳弦及木制齿轮传动。
      这是唐梓昱在珍妮纺纱机和华夏大纺车,结合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纺纱设备。
      在王祯《农书》有明确的记载,华夏的水力大纺车比珍妮纺织机的出现还要早上四百年。
      大纺车共有32个锭子,加上由水力驱动,解放了人力或畜力,一天就能够纺纱上百斤。
      在当时的华夏,水力大纺车是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伟大发明。
      但是在当时如此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没有推动工业革命,可能还是与机器太过于先进,砸了太多人饭碗的缘故。
      即便是珍妮机的问世,在当时也遭到了无数纺织工的抵制。
      愤怒的纺织工,闯进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子,砸毁了他的机器。
      只不过哈格里夫斯搬到诺丁汉以后,成立了工厂,继续坚持下去。
      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从而一步步推动了工业革命。
      唐梓昱作为昱地的主人,是昱地最大的王爷。
      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推行如此先进的技术,完全不用担心再走大纺车和珍妮机曾经走过的路。
      之所以没有采用华夏的大纺车,而是将大纺车和珍妮机两相结合。
      主要是因为大纺车只能对纤维进行加捻和卷绕,不具备牵伸功能,无法完成牵伸引细纱条的任务,不适于棉纺的需求。
      但却是十分适合纺织麻苎,眼下珑夏一般的百姓,皆是穿着麻衣,对麻布的需求非常高。
      唐梓昱此举,就是要在未来将麻布的价格打下去。
      让封地的百姓,人人都有衣穿,冬天不用再有人被冻死。
      “殿下,这种机器,还是采用水力来推动的吗?”
      田鸿博看到圆轮旁边的包有铁皮的木制连杆,又想到这座工坊在东城外临水而建。
      那多半是水力驱动无疑了。
      唐梓昱点了点头,“你没有说错,这台纺纱机的确是采用水力驱动。”
      “大家可以数一数,纺纱机上一共有60个纱锭,一天至少可以纺纱一百二三十斤。”
      陈思远也赶忙说道,“

第408章 水力纺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