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漕银化佛的秘辛。这一刻,她心中充满了激动与紧张,知道自己距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有刺客!”禁军的呼喝声里,谢明微故意制造混乱,“慌乱”打翻长明灯。灯油泼溅之处,裹尸佛胸前的曼荼罗图遇热翻卷,露出了内层阴刻的杨氏与东宫往来账目。
她趁乱拾取半片烧焦的葛布,烈焰余温中浮现的掌印竟与三皇子书房印鉴严丝合扣,这让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推测。
晨雾浸透诏狱青砖,谢明微跪呈证据时,缠在腕间的五色丝绦突然断裂。珠子滚过《璇玑图》拓本,在“借兵”二字处拼出了突厥行军路线。当大理寺卿惊呼出声时,她又是一惊一乍地打翻砚台,混着尸蜡的墨汁泼向三皇子门客的袍角。
金线暗绣的狼头纹遇墨显形,正是突厥王庭禁卫军的标记。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然如此机智勇敢。
“谢姑娘劳苦功高,当入弘农杨氏族谱为义女。”杨氏主母的鎏金护甲划过她面颊,襟前璎珞坠着的蛇形玉坠突然渗出黑血。
谢明微叩首谢恩时,暗藏的腐萤粉随鼻息扑上玉璧,蛇眼腾起青碧鬼火,映出了坠内阴刻的“谢”字——正是父亲生前随身携带的和田玉韘纹样。这一刻,她终于找到了与父亲的联系,心中的情感复杂难以言表。
申时的雷暴劈裂了西市旗幡,谢明微立在杨氏药坊前赈济灾民。她看着那些染疫的孩童抽搐着咳出带荧粉的黑血,心中充满了不忍与愤怒。
她哭喊着冲进药库取药,腕间银针已挑开二十尊木乃伊佛像的裹尸布——佛腹填塞的正是永昌二十三年“沉江银锭”。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尽快揭露杨氏的罪行,为天下人讨回公道。
暮色中的太庙香火遮天蔽日,谢明微捧祭酒登阶时脚下突然一滑。混着荧粉的酒液泼向鎏金香炉,炉身饕餮纹遇酒显形。
饕餮瞳仁处的孔洞中滚出了浸泡尸油的密信——杨氏家主与东宫往来的血誓书,正用谢府灭门夜的鲜血写成。这一刻,所有的谜团都迎刃而解,但她心中却没有一丝轻松之感。
子夜的梆子声卷着血腥气传来,谢明微立在诏狱天井中。她看着杨氏三百口染红铁枷,心中五味杂陈。当刽子手砍下主母头颅时,她腕间银丝轻颤,牵动埋在西市地下的腐萤粉机关——二十五座木乃伊佛像齐声爆裂,银锭在火光中熔成谢氏家徽,烙印在长安城的夜空。
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在火光中显现,他微笑着向她点头,仿佛是在告诉她一切都结束了。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
第16章 椒殿惊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