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四章 斩首[1/2页]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样的皇帝很难对付啊,本以为天启够聪明了,没想到他弟弟更胜一筹。”
      “天启之所以突然暴毙,就是准备利用魏忠贤,动了群臣和士绅的命脉。”
      对于那群人来说,皇帝可以换一个,奸臣权臣随便坐。
      但是不能动他们赖以生存的命脉。
      像崇祯之前骗大臣银子,这种低级的把戏,
      群臣都心知肚明,假装陪他演戏而已。
      没想到后来他越来越过分,遭遇几次高级别的暗杀,居然让他给躲了过去。
      而天启在一次香炉暗杀就饮恨西北。
      这个崇祯真是不一般啊。
      呵呵,有意思。
      那人盖住斗笠缓缓的退出人海里。
      此时的大明英雄行忠堂,缟素四起,这里位居前世无名英雄纪念碑的位置。
      是一间拥有近百间房屋,每一间里面都或多或少的摆放着灵牌。
      上面刻着死去将士的名字和简要生平。
      底下是数十根蜡烛,日夜不停的燃烧。
      行忠堂内朱由检对着张维贤的牌位拜了三拜。
      他旁边的是赵率教的牌位,再往右边来便是那些为国捐躯赴国难的将士们。
      以及角落中那一个无字牌位。
      那是朱由检给支夏儿留的,虽然无字,却有着千万字。
      等到行完礼,作完揖。
      朱由检在出房门口时,回头望了一眼,那数不尽的排位。
      他说道:“拿笔来。”
      随行的王承恩连忙招呼人撑开长长的宣纸,以及贡笔和墨。
      朱由检提笔写道:“但愿朝阳常照明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把这句话放在行忠堂上方,供天下人观读。”
      “遵旨。”
      一群人才乌泱泱的朝宫中走去,天子抬棺这一行为又让皇帝的威望在军中增加了几分。
      同样的路线,不一样的马车,四年前从信王府出发时。
      朱由检也在马车思考着。
      他在想英国公死了,武将之首需要重新找个合适的人来选。
      他儿子肯定不行,李邦华威望不够。
      孙承宗是够了,可他还在辽东,需要抵御住大凌河后才能回朝
      军阁务长不能没有人。
      如今只好让袁可立担任军阁务长了。
      他担任内阁首辅以来,权力被分的四分五裂,再不给他点权力,恐怕就说不不过去了。
      历史的袁可立和孙承宗一样,对军事十分在行,甚至比孙承宗还要强。
      他担任军阁务长,可以很好的稳住军心。
      对即将发生的卫所改革,也能做一根顶梁柱,不至于崩塌。
      而且三边哪里,袁可立要比自己熟悉的多。
      杨鹤那群人也不会做的太过分,只要熬过这几年,统统收拾个遍。
      呵呵呵。
      朱由检掀开窗帘子,发现远处是数十辆囚车。
      他们被拦在巷子里,等到御驾过去,才能继续前进。
      囚车?
      看样子是要被斩首的。
      朕怎么不知道。
      在明朝一个人犯了死罪有可能不用死。
      因为你的死罪需要经过县,府,省,一直到司礼监。
    &nb

第二百七十四章 斩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