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4章 再见了,亲爱的知寒[1/2页]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老雪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知寒坐在床头,看着那本朴实无华的本子,手指按在页封上,停滞了许久。
      他在想这本日记本上会记录一些什么。
      或许是在五院的生活点滴,
      或许是对他的印象。
      或许是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留念。
      但最好不是水波的内容。
      一旦和水波相关,那就意味着他心中担心的事情,可能就变成了现实。
      日记的第一页。
      是1954年的秋天。
      那是她来到五院之后的第二周。
      而陆婉写日记的习惯,便是在那一天养成的。
      叶知寒知道,在这一天突然开始记录,就意味着这一天一定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也正如他猜测的那般。
      整个日记本,都与水波相关。
      【在上周打扫房间的时候,无意发现了知寒同志床头的回忆日记,我一直以为他是在写小说,而非自己的故事】
      【可随着聊天和一起仰望星空,我发现这或许的确是他的亲身经历】
      【所以在明年的9月18日,知寒同志会牺牲?】
      【越聊的深入,就越能感觉到知寒同志的确受那个所谓“水波”的困扰】
      【又聊了一周,每天晚上知寒同志都会仰望星空,我有机会了解到许多关于“?”的故事】
      【知寒同志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破解自己的困局了,但我可以帮他,弄清楚“水波”的秘密】
      叶知寒不断的翻看。
      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着陆婉对于水波的猜想和推算。
      从进入五院开始,她的所有精力,几乎都在水波上面。
      【1954年11月25日】
      【我推翻了之前的所有猜想和数学模型】
      【如果水波和意识与命运有关联,那是否意味着意识并非抽象存在的东西,而是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物质形态”】
      【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声光电,这些以“波”或者“场”的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这虽然只是一个猜想,但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至少,我有了参照】
      ……
      叶知寒逐渐就看的入迷了。
      关于水波的系统性猜想和理论层面的推算,从简单逐渐变得复杂。
      最后逐渐形成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在日记的最后一半内容,则是一套成体系的推算过程。
      那是陆婉在最后一段时间的所有工作内容。
      在推算过程的最后,是她留给自己的那个公式。
      在公式后面,还有她给公式的命名——水波公式。
      接着,是针对这个公式的一套理论猜想。
      足足十页,密密麻麻的写进了她对于水波的认识和猜想。
      一个从数学逻辑上诞生的理论框架,有着缜密的逻辑和自圆其说的完美解释。
      在日记的最后。
      本子上的记录形式,从日记体变成了书信体。
      在这个时候,这个日记本已经从记录变成了留言。
      是她已经意识到叶知寒将会打开这个日记本。
      【知寒同志,你好。
      我想我应该发现了水波的秘密。
      因为在推算的过程中,尤其是后半段,我体会到了你所说的那种感受。
      我得到了水波的回应。
      我理解了那种所谓的类似“曾经经历过的事情重现在眼前”的

第224章 再见了,亲爱的知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