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2章 烛龙岛舰——一座海上岛屿[1/2页]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老雪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知寒和黄许华默默点了点头:“烛龙……倒说的过去。”
      “烛龙登陆舰?或者烛龙军舰?”黄许华连连摇头:“不行啊。”
      “神舟怎么样?”钱月林道:“烛龙神舟。”
      “不好,”叶知寒道:“这不伦不类的,不像个军工,像是个参加庙会的。”
      “神舟啊,怎么会像是参加庙会的?”钱月林抱怨道,很显然对叶知寒的解释,非常不满意。
      “那这个名字你保留着,等你自己的军工项目研发成功,你自己做主,爱怎么起名就怎么起名。”
      警卫把酒菜拿来。
      两瓶酒摆在桌子上,光看着瓶子,就足以看出此时华夏的生活水平如何。
      一瓶珐国轩尼诗白兰地洋酒,一瓶京城原产的二锅头。
      洋酒在之前可不多见,除了大户人家中可能会有一些收藏,寻常百姓恐怕是见都见不到的。
      但现在,京城的各大酒坊,只要你去问,店老板总能在酒窖中给你取出来。
      倒不是说这洋酒就高人一等要藏起来,不让人看。
      而是在开放外资之后,虽然市场没有开放,但商人总是会动脑筋,就靠着一些境外来得企业家的途径,引进了不少洋酒。
      结果本来想着洋火、洋灰、洋油、洋柿子,只要是外国的,一进国内都火爆的抢购。
      这洋酒也一定能大卖。
      可谁成想,大多人看到这洋酒都是对这包装感兴趣,刚开始也有人出于好奇买来尝尝,可谁成想,这新鲜头维持了没两个月就结束了。
      很快,在京城的酒坊里,这洋酒就变得不招人待见了。
      除了逢年过节可能会有人问一嘴,其他时候就是赔钱卖,也没人赏脸。
      别人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酒老板们应该是最早领悟到“不是进口的就是好的”这一真理。
      于是,一批57年拉菲和57年白兰地,就这么保存了下来。
      叶知寒打开了两瓶酒,给月林和怀义他们倒上了一杯白兰地,自己则是倒了一杯二锅头,简单品了两嘴之后,道:“我有灵感了。”
      月林等人涮了涮杯子,各自又倒上二锅头:“怎么说?”
      “烛龙还保留,但是后面的军舰,改成岛舰怎麽样?”
      “烛龙……岛舰?”
      “烛龙号岛舰。”
      “岛舰这个名字可以,”黄许华道:“这个就只管很多了,如同岛

第282章 烛龙岛舰——一座海上岛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