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知寒声音落下。
      几名学者被他的说辞折服,但心里仍有疑虑:“叶院长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都明白了。”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追赶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且现在的学术水平和瑛丑相比,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我还是感觉,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
      叶知寒摇摇头,严肃道:“为什么要妄自菲薄?”
      学者们急忙解释道:“不是妄自菲薄,只是我们在客观上确实落后……”
      叶知寒平静道:“我们的落后只是相对于当下的物理体系而言会落后一些,但对于新的物理体系的提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零开始,也就没有所谓的差距,”
      “牛顿、伽利略、哥白尼推翻亚里士多德的时候,绝对没有人认可他在亚里士多德三大定律上的造诣有多高,”
      “现在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是为了提出一个更加接近宇宙本源的理论,那完全没必要在老旧的错误理论上有太深的造诣,”
      “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叶知寒离开了生命科学研究所。
      随后便按照往常的工作习惯,回到了计算机所。
      不过他并没有发布什么任务节点,只是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实验室中,关上屋门,开始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从水波公式中发现完整的崭新的物理法则,非常困难。
      但通过钻研通透一个细节,在这个细节中不断完善一个新的物理世界,就会轻松很多。
      而光。
      无疑是宇宙对人类的最广泛的馈赠。
      也是最佳的研究对象。
      叶知寒依旧是对自己的观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不断解开传统物理的创口,去窥探物理学真实的血肉。
      从自己观察的现象中,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光子学说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生命科学的多位学者,所说的猜想,是依据现实情况而进行的研究和猜想。
      这个猜想的不可靠程度,就相当于“根据研究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饭量会不断增大”的假设一般。
      但实际上,或许因果是颠倒了的。
      不断摄入能量,才导致身体自然生长,而身体的生长,才反应为需要汲取更多的能量,饭量也自然就大了。
      但人类却常常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下定论。
      对于夜晚的光更眩目问题,也一样。
      或许并不是因为瞳孔变大,而导致的刺眼。
      只是因为它过于刺眼,才导致的瞳孔变大。
      当然,这种非常凌乱的逻辑,并非是为了揭露了人类当下科学探索的短板。
      只是给叶知寒探索新的物理框架,敲响一个警钟。
      过往的物理体系,多是以人类为观察者来不断分析的来的。
      而新的物理体系的建立,或许人类已经不再是观察者了。
      弦论的最核心的底层理论支撑,就是万事万物最基本的物质是弦。
      那就意味着,无论人类是否是观察者,一个物质的所有性质,都是恒定,如数学一般的真理。
      用弦论

第329章 够不够先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