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2章:姚江生离任[1/2页]

战炮岁月 子龙路一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月七日下午两点半,连队召开军人大会,对报名申请学驾驶的新兵进行民主评议。
      团里给榴炮一连两个名额,而报名的新兵却有八个人,这么算下来,每个候选人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可能性被选中。
      炮四班报名的是曾火东。
      昨晚在听到消息后,他就单独找梁荆宜说:“不好意思啊班长,我想去学开车。”
      我考,自己挑的瞄准手居然要走?
      梁荆宜一时语塞,但他心里清楚,既然曾火东有这个想法,那作为班长无论如何也得支持,毕竟驾驶班怎么说也比炮班的专业性更强,前景也更广阔。
      “好啊,申请书会不会写?”连队通知想学驾驶的新兵必须写“申请书”,并在连军人大会上简要介绍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和想学驾驶的理由。
      “不怎么会......”瘦高个的曾火东虽然上了球场激情四射,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性格却略有些腼腆。
      “没事,我教你。”梁荆宜便把写“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套,毫无保留地讲给曾火东听,包括第二天上台的注意事项,他也一并交待得清清楚楚。
      其实他说的那些,无非就是围绕“真实”两个字作文章。
      “花架子”和“假大空”的侃侃而谈,战友们早都听得腻了,只有真实地在众人面前呈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才会让其他人产生好感和引起共鸣。
      尽管从自身利益考虑,他巴不得曾火东被淘汰出局,但他更不忍心看到曾火东对这次失败难以释怀。
      最终的结果也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
      在连军人大会上,曾火东用那质朴的语言成功打动了所有人,八个候选人里面他的得票数最高。
      因为上面要求六点之前必须将名单上报到团军务股,所以在军人大会结束后,连队马上召开支委会确定人选。
      梁荆宜是群工委员,在支委会上指导员姚江生问了他关于曾火东的一些情况。
      自己带的兵嘛,那肯定是专挑好听的说。
      心不在这里的人,任你百般挽留,他也不见得会委屈求全。
      人各有志,曾火东的目标是开着六个轮子到处跑,你又何必把他束缚在这一门火炮上呢!
      虽然得知支委会的决定后,梁荆宜心里不免有点小失落,但他也懂得“革命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浅显道理。
      晚上八点半点名,连队领导公布了推荐学驾驶的两个新兵名单,他们分别是曾火东和许侠奇。
      他俩是九日上午走的。
      曾火东在临行前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我会经常写信和打电话回来的。
      但结果却令炮四班集体失望了。
      这个乌龟蛋自打去了司训队以后,就特么彻底失联了。还有和他一起去学驾驶的许侠奇,出去之后也没有回来。
      直到十六年后,这个消失在茫茫人海的家伙,才被梁荆宜在无意中给“挖”了出来。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曾火东在司训队因为表现突出和打的一手好篮球,非常荣幸地被队里领导给留下来当了教练班长,而且这一呆就是整整八年。
      在司训队期间,除了担任教练班长外,他还是司训队的篮球队长。
      当兵八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四次,记“三等功”两次,并被原NJ军区评为“十佳士官”一次,至于像嘉奖之类的小奖励,那是拿到手发软......
      回到现实。
      资质和潜力都不错的曾火东一走,梁荆宜只能在矮子里面挑将军,他将邹栋华推到了前台担任瞄准手。
      相对于计算能力勉强够上“青铜”的王泗盼和何朝利而言,邹栋华多少还算是个“白银”吧!
      三月十日专业训练开训,指挥排的三个班去了各个集训队,他们的菜地被分摊给了炮排和驾驶班负责日常打理。
      全营的炮班长,由副营长王国建亲自负责组织训练;
      各连的驾驶员、瞄准手和炮手,则是以连为单位自行组织。
      一连负责瞄准手训练的是三班的董宏正和六班的刘华占;炮手则是二班的叶伟庆和四班的董富贵。
      三月十二日,从营直那边传出风声:一连指导员姚江生要调到团里当宣传股长了。
      时隔一天,十三日,晴,上午九点,团里的一纸通知,将传言变成了现实。
     &

第442章:姚江生离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