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一章:朝中反应[1/2页]

明末开山刀 桑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城,鞑子抵大同三日后,军情奏报到了。
      “报,禀皇上,塞外鞑子率十万大军,兵临大同城。
      皇上运筹帷幄料敌先机,命大同府坚壁清野,退守大同府,但府城内守军不足,恐坚守不了多久,请皇上示下。”
      崇祯听着奏报,内心疑惑重重,他什么时候给大同府下过坚壁清野的命令了。
      崇祯瞄了一眼王承恩,他认为王承恩肯定知道些什么。
      王承恩低下身子,轻轻摇了摇了头,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
      “王洽。”崇祯见状,心底升腾起一股莫名之火,盯着新任兵部尚书王洽厉声喝道。
      “臣,臣在。”王洽战战兢兢出列。
      “边关守将早就奏报边关空虚,朕早就下旨令兵部加强九边九镇的防线,你们兵部是怎么布防的?”
      “臣有罪,臣有罪,兵部正在部署,可鞑子来的太过猛烈了。”
      王洽浑身冒冷汗,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目视崇祯,直管认罪。
      虽然他刚刚上任,职内之事还不熟悉,但是他知道,他不能推卸责任,该担的责任他还得担。
      崇祯焦急的走来走去,他抬起手抖了又抖,片刻后说道“传旨,命延绥总兵吴自勉,宁夏总兵尤世禄,陕西总兵杨麒,甘肃总兵杨嘉谟星夜驰援大同府,绞杀林丹汗。”
      “遵旨。”传旨太监领命,转身而去。
      “回来,后续各事,急令兵部,速速快办。”崇祯补充道。
      “遵旨。”
      “退朝!”
      “皇上圣明!”
      众臣跪拜,起身而去。
      退朝之后,御书房。
      “王承恩,朕问你,朕何时对大同府下过坚壁清野的旨意了?”崇祯把手背在身后,对着王承恩不满的问道。
      “皇上,实不相瞒,近日朝中大臣往来频繁,他们正在聚众商议,奏请皇上撤除锦衣卫。
      皇上知晓此事后,命臣将各处的锦衣卫都调回来,拱卫京师。”
      王承恩九十度躬身,小心翼翼的说道。
      崇祯轻揉着太阳穴,想了起来,随后咬牙切齿,愤恨的说道“反了,反了他们了。”
      他不安的走来走去,说道“传旨袁崇焕,命他回京述职,朕要知道辽东的局势。”
      “臣遵旨。”
      王承恩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快步离去。
      在他走后,崇祯害怕的浑身颤抖起来。
      这些大臣们先是互相弹劾,把朝中高层来了一次大换血,接着开始针对崇祯进行各种谏言。
      他们说别的,崇祯还不会这么害怕,他们叫崇祯撤了锦衣卫,崇祯就害怕了。
      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责,如果没了锦衣卫,崇祯就失去了掌控朝臣的一大势力,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撤除锦衣卫。
      虽然崇祯不会撤除锦衣卫,不过他还是怕了,所以他得把袁崇焕调回来,用以威慑朝中大臣。
      崇祯一想到袁崇焕渐渐安定下来,辽东可是有二十万大军的,有这二十万大军在手,他就不怕这些朝臣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安静下来之后,他又想起了山西的事儿。
      这群大臣,以京城各部官员初任,要熟悉职内事物,手续繁忙为由,将耿如杞的任命一拖再拖。
      他打算问问王承恩山西的情况。
      “来人,把王承恩给朕叫来。”
      “是。”
      不多时,王承恩手捧一份的小报躬身低头,小心翼翼的跺步而来。
      “皇上,此报上有一些消息。”
      小报上大肆夸赞崇祯,说他虽高居朝堂,但是运筹帷幄料敌先机,早早的下旨严令边关各处加强防范,更是提前命令各堡城,坚壁清野集中兵力退守大同府,以击强敌。
      这则报道下面还有百晓生的夸赞,对崇祯各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崇祯看着报纸

第一百零一章:朝中反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