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送上门来[1/2页]

明末开山刀 桑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做完这些安排,王则之看起了各个学堂教书先生通关的答卷。
      幸好,单同善走时给他留下了一批教书先生,要不然光是筛选这些答卷就够他忙的。
      王则之拿起这些答卷,从一级先生开始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这第一卷就把他惊到了。
      “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
      这是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的答卷,可以说这是标准答案。
      王则之略过这一题,直接看第二题。
      “治国如行医,大明已病入膏肓,人有病,天知否?国有疾,君知否?
      善医者,不视人之疾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天下者,人也”
      王则之一边看答卷的内容,一边看审卷先生的批注。
      在末尾,有一行用朱红的批注。
      “下等,此人狂妄,答非所问,不可用。”
      王则之设的第二题涉及到明朝正直,涉及到曰本国的正直。
      这个答卷看起来答非所问,实际上直指核心。
      治国如行医,大明朝已经腐烂了,这块腐肉上生了太多的蛆虫,需要下猛药。
      他把大明朝b作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要下猛药才能救活。
      对内除贪官查W吏,把他们贪没的民脂民膏还之与民。
      对外,开海贸,剿倭寇。
      从这个人所说的话中,王则之可以看出,他是知道倭人的,甚至有可能他就见过倭人。
      王则之看到这里,略过其它,直接看答题人的名字,当他看到名字时瞬间激动的站了起来。
      吴又可。
      吴有X,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传染病学家。
      此时的吴又可行医用药异于常规,在传染疾病上更是有自己的独道见解。
      他认为:“牛病而羊不病,J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
      为了得出这个结论,吴又可四处行医,在牛棚、猪圈、J舍和各个地域之中长久逗留,只想要寻求一个科学的答案。
      明末瘟疫横行,吴又可他认为瘟疫并非是六y之邪侵略,而是因为“疬气”所致。
      所谓疬气,是指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异气”,用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病毒”。
      而且,吴又可确认,疬气的传播途径就是经由人的口鼻进入人的T内。
      疬气的盛行是和地区、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而且吴又可还注意到,当传染病在人类之中横行之时,健康的人和患者接触之后,要隔若g天才会显现出这种疫病的争创,所以他认为疫邪到发病是有一段间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伏期”。
      对于治疗之法,吴又可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种病只有一种药治疗,“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数日法日行之”;“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然而,吴又可的创新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

送上门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