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州卫城高池深,又有重兵把守,王则之没有立刻攻击,而是等了起来。
      他要收集各方情报,再视情况而定。
      很早之前王则之就给了袁崇焕一封密信,如果袁崇焕认真对待,在龙井关和大安口做了布置,那么皇太极的就不会得逞。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攻不进京师,在收到后方被攻击的消息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回援。
      如果皇太极回来,凭王则之手里这三万兵马根本打不赢,到时候他只有逃跑的份。
      不过令王则之没想到的是,袁崇焕即使看到了他的密信,也实在没有办法。
      在袁崇焕收到王则之密信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心腹祖大寿叫了过去。
      “一直听闻,此子花钱买了个军职,没想到他也能想到这里啊。”他把王则之的密信递给祖大寿。
      袁崇焕从心来是瞧不起王则之的,袁崇焕可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的进士,在袁崇焕看来王则之不过是花钱买了个军职,运气好又被崇祯看重,这才能短短的时间内升为一品荣禄大夫。
      祖大寿认真的看完,有些担忧的问道“督师,若真如他所言,皇太极绕道蒙古,我等当如何应对啊?”
      “实不相瞒,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呀,来。”袁崇焕指着辽东的边防地图,分析了起来。
      “你看,宁远城和山海关固若金汤,若皇太极攻之,必败。
      但是,蓟门、遵化、喜峰口一带长城,关隘失修,一时半刻也修缮不起来啊。
      再者,今年三月蓟州兵士因缺饷一事,发生了哗变,此事导致这一带兵马将弱,守备空虚啊。
      如果皇太极绕道用兵,我等势必顾此失彼啊。”
      蓟州一带塞垣颓落,军伍废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中间牵连甚广,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
      袁崇焕能把宁远、山海关建成铁桶般的坚城,除了这里本身的建设就好之外,还有就是他杀入了毛文龙,抄了他的粮饷。
      要是没有毛文龙的这批粮饷,他手下的兵士就会和蓟州兵一样造反了。
      说实话明朝末期的时候情况相当的复杂,像兵变这种事几乎一直在发生,而三月的蓟州兵变,可以说根本就不上数。
      明朝末期发生兵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发不出粮饷。
      这些兵士用生命固守城边关,等他们流血又流汗的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发现军饷居然发不出来,不要说那些高额的军饷了,就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给不足。
      这些兵士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连战场上都不怕死,闹饷哗变这种事当然也可以做的出来,于是就发生了所谓的兵变。
      崇祯二年(1629)三月十八日兵科给事中宋鸣梧疏陈从来遵化台军营兵、南兵每月一两五钱,北军每月米一石止折银一两,其新设营兵皆折色一两五钱,本色米五斗,有马家丁每月二两三钱五分,无马家丁亦一两一钱,犒赏丰腆,北兵已叹不平,后欠饷日多,诸兵绝望,始离信索饷,各营闻风倡煽。
      于是东游兵,榆木岭、白羊峪援兵营于二月初三日、初八日集于遵化西门外,伐木立寨,服蟒竖旗,大书“赤心报国,饥军设粮”八字,民起而殴,军起而怒,要索全饷,思得潘中军而甘心焉。至三月二十二日,有司抚定之。
      次日,巡抚顺天右都御史王应豸以牟饷激变被逮,论死。
      幸好,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抄没了足够的粮饷,要不然他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抢夺粮饷,可以说本来就是袁崇焕的一个目的。
     &n

寒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