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张凡做决定,给工厂工人补发四个月的工资,还发了猪头、搪瓷盆、毛巾这些福利。
      东西虽然不是特别之前,然而在张凡看来却是必不可少的。
      工人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发下来工资,有的人甚至在工厂的空地上种了点菜来补贴家用。
      每当张凡想起这个画面,忍不住的辛酸。
      而且就算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这些工人依旧是正常的上班下班,虽然上班时候,在车间里抽着土烟插科打诨。
      这才是张凡做出补发工资和发福利的重要原因。
      眼下工厂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危机状态,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生产跟上来。
      别忘了还有一千辆的出口履带车还没做好,这半个月时间,工人三班倒,也才做出了200多辆履带车,这进度太慢了。
      三个月的时间,需要生产出来车子还有把车辆运输到港口,打包上传,还要提前打好招呼,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还是熟悉的会议室,只是此刻的众人脸上已经不再是满面愁容,反而是面色红润,想来是昨天晚上不光是吃的好,也还是吃的好。
      “大家静一静。”仍然是赵富贵坐在主位上主持着会议。
      “高主任,现在咱们的三轮车和履带车已经生产了多少了。”趁着张凡回来的机会,赵富贵退位让贤的打算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正好把这半个月时间,工厂的情况再摸摸底,可不能到了关键时候掉链子。
      生产科的高洪也是工厂的老人了,他戴着厚厚的老花镜,打开手里的笔记本。
      “厂长,现在咱们可以说是成果喜人啊!”50多岁出头的高洪,此时如同一个孩子般跟赵富贵邀功道。
      “这半个月时间,工厂已经生产三轮车223辆,履带车是202辆。”高洪对于生产数据也是了如指掌,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就直接答了出来。
      赵富贵的脸色有些不是很好看,虽说成果还算可以,但是太少了。
      一个工厂三千多的工人,现在只有这么一点的产量,可想而知效率是多么地下。
      张凡坐在赵富贵旁边,在纸上用笔写写划划,他也感觉这产量着实有些低了。
      按照这情况的话,人均每天还不到0.2辆的车子,这跟五六十年代的拖拉机的产量完全不能比啊!
      “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张凡很诚恳的看着高洪,问出了问题。
      “这......”高洪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高洪看来,半个月有四百多的产量已经是相当多了,毕竟工厂有很长时间没有正式生产了,工人的熟练度下降的很快。
      技术科的王铁,直接接过了话茬,“老赵,小凡,我说说我的看法。”
      “因为前面的几个月时间,很多工人虽说是正常上班,但是因为没有生产任务,所以也就不存在开工的情况。工人的熟练度是个问题。”
     &nb

第23章 工厂需要改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