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救灾(2)[2/2页]

奇葩侧妃自有生存之道 轻易酱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后便会一并启程前往凉州。”
  陈老捋了捋胡须,有些不自然,“怎的要这般麻烦?”
  “医者性命亦是重中之重,不敢草率行事。”
  “行行行,我不同你讲了,快放我进城,赶了好些天的路,累死了!”
  “是,待您登记好信息,会有工作人员安排您休息。”
  从那天起,陈山医便留在了青州。
  但他并未轻易放过王秀秀。
  这矫情老头,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气。
  住下时说床铺不够舒适,甚至连为他准备的干净衣物也挑三拣四,嫌布料滑溜溜的不舒服。
  用饭时还挑剔饭菜不合口味。
  一次,下人为他端来一碗刚熬好的清粥,他只尝了一口,便皱眉道:“这粥太淡了,连点盐味都没有,怎么喝得下去?”
  王秀秀只得令厨房重新为他熬了一碗加了盐的肉粥,陈山医这才勉强喝下,但依旧不忘挑剔,“火候还是不对,粥熬得太稠了。”
  一日,王秀秀正在煎药,陈老忽然走过来,指着药炉道:“这火候不对,药性全毁了!你这煎药的法子,是从哪儿学来的!”
  王秀秀一愣,连忙解释道:“晚辈是按照医书上的法子煎的,火候也是按照书上写的,药性应当不会受损。”
  陈老冷笑一声,“医书?医书上的东西能信几分?老夫告诉你,煎药的火候要恰到好处,火大了药性燥,火小了药性弱,你这火候,明显偏大。”
  王秀秀闻言,连忙调整火候,“前辈教训得是,晚辈受教了。”
  陈老见她态度谦逊,心中虽有几分满意,但嘴上依旧不饶人,“哼,年轻人要多学多看,别以为自己读了几本医书就了不起了。”
  面对陈山医的种种刁难,王秀秀始终保持着耐心和谦逊。
  此后,他频频出难题,对王秀秀的刁难也变本加厉。
  大有一副一日不叫他去凉州,就要继续磋磨作妖的打算。
  王秀秀知道,这位老山医虽然脾气古怪,但医术精湛,若能得他相助,凉州的瘟疫或许能有大进展。
  但这位老先生脾气古怪,对她页多有所防备。
  好在王秀秀早在王家便练就一身忍术。
  这些日子,事事退让,才勉强能得他些好脸色。
  真是道阻且长啊!
  陈山医态度转变,始于一次深夜讨论。
  他姗姗来迟,众人早已散去,只王秀秀一人在屋里翻阅古籍医本。
  陈老走过来,瞥了一眼她手中的书,问道:“你对‘湿热论有何见解?”
  王秀秀放下书,认真答道:“《伤寒南医案》中提到,湿热之邪易伤脾胃,导致气机阻滞,晚辈认为,治疗湿热之症,不仅要重清热利湿,还需调理脾胃,恢复气机。”
  陈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语气依旧冷淡,“算你有点见识,不过,光靠书本上的东西,可治不了瘟疫。”
  王秀秀点头,“前辈教训得是,晚辈正想请教,您在民间行医多年,可曾遇到过类似的瘟疫?是否有独特的治疗之法?”
  陈老沉默片刻,终于叹了口气,“老夫年轻时,曾在山中村落遇到过一场瘟疫,症状与凉州此次的瘟疫颇为相似,当时,老夫用了一味名为‘青蒿的草药,配合其他几味药材,成功控制住了疫情。”
  王秀秀闻言,眼中顿时一亮,“青蒿?晚辈也曾听说过此药,但一直未曾尝试,前辈可否详细说说?”
  陈老见她如此虚心求教,心中芥蒂也消散了几分。
  他坐下来,详细讲述了当年治疗瘟疫的经验,王秀秀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两人越聊越投机,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讨论。
  从那天起,陈老放下了心中的偏见,不再刁难王秀秀,全身心投入到寻找解决瘟疫之法的工作中。
  直到这一夜,正在研读古籍的陈老突然发现了一本古老医典,上面记载着一种名为“清瘟散”的药方。
  据书中所述,此药方曾在数百年前的一次大疫中发挥了奇效。

第102章 救灾(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