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党卫军第2帝国师一共下辖三个团,皆由党卫军著名旗队改编而成,分别是元首团(元首旗队),德国团(德意志旗队),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骷髅头旗队)。
其中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比较特殊,它是因为该师原有的“日耳曼旗队”被调至党卫军维京师,而重新抽调“骷髅头旗队”组建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让第2帝国师师长保罗上将,在进行防御作战时,让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顶在了最外围。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决定,但对于保罗上将来说,却是万分无奈的选择,不让他们顶在前面,难道让“元首团”和“德国团”上去?
后面两个团,一个是用最高元首来命名的,另一个直接用了德国的名字,无论损失掉哪一个,对于德国的军心士气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然,能够被放在最前沿的部队,绝不会是一支弱旅,对于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保罗上将充满信心。
这支团队经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拥有德国最强大的武装,成员清一色由身强体壮的日耳曼精英组成,并且每一名官兵都对元首的“伟大”事业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保罗有理由相信,即便伤亡巨大,他们也一定能拖延苏军足够长的时间。
可令保罗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些戴着藏蓝色帽子的苏联内卫军们,一旦发起攻势,其摧枯拉朽的猛烈势头,简直让人震惊到发狂。
即便在第10装甲师覆灭时,作为旁观者,保罗已亲眼目睹一次,可当身临其境承受那熊熊怒火之时,保罗仍然不可自抑的在心中产生一丝丝恐惧。
是的!是恐惧!
身为元首最忠诚,最狂热的党卫军军官,保罗上将竟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令人羞耻的恐惧!
上帝啊!
是我疯了吗?
不!这不是我的错!
亲眼看着武装到牙齿的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在苏军密集的炮火坦克打击下,拼死抵抗了不到一个白天,阵地就几乎被完全占领,换谁也不能淡定到无动于衷吧?
眼看苏军即将接触到内围的“元首团”和“德国团”阵地,保罗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咬牙切齿的下令道:
“告诉达维德团长,我同意他的计划,立即执行!”
达维德。坦森,第2帝国师“元首团”团长,日耳曼血统优越论的坚定支持者,希特勒的狂热信徒。
说起达维德,他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著名的希特勒啤酒馆**之前。
早在那时,一些绝对忠诚于纳粹和希特勒本人的狂热分子,就组成了一个特别的行动小组,称为“战旗护卫队”。
成立初始时,战旗护卫队还处于纳粹党武装——冲锋队的节制之下。
但很快,随着冲锋队的快速扩张,人员日渐复杂,冲锋队逐渐失去了纳粹党领袖对其的信任。
而那些绝对忠诚于纳粹和希特勒本人,区别于身穿褐色制服的冲锋队,身着黑衣的狂热分子,到后来逐步发展成希特勒的私人武装核心——党卫军。
到1924年,战旗护卫队彻底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被改为“防卫梯队”。
该梯队的成立,标志着臭名昭著的党卫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开始了与冲锋队之间的激烈竞争。
达维德就是从那时开始逐步崭露头角。
自加入纳粹组织起,达维德便积极参与到希特勒清扫政敌的一系列不光彩行动,他以身穿黑衣为荣,大肆鼓吹纳粹思想。
第575章 元首团达维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