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3章 父辈的味道[1/2页]

我和李白是同学 大强6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倚翠楼的酒菜味道很好,估计是因为颜令宾的关系。应该是厨师收到过指点。
      这时候,大厅里面陆陆续续的进来了一些人。
      不过似乎没有要点姑娘的意思。只是坐下便大呼小叫的喝起酒来。
      王朝皱皱眉,想要换到包间里面去。不过想想又算了,既然是父辈的诗词。自然是听到的人越多越好。
      不一会,几个三十几许的妇人便拿着乐器走了出来。来到中间的场地上。
      先调了一下音准。其中一个长相甜美,却不苟言笑的女子的古筝便发出一长串急促的音符。
      随即一个高亢激越的声音在大厅中响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王朝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虽然他不善诗词。但是从小被父亲逼着,也没少背诗。
      但是这首他却从来没听过。于是按捺住激动,静心听下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时候崔霸虎哪里还忍得住,拍着桌子大吼一声,“好诗!”
      不仅仅是这几个少年。满屋子的食客也都被这诗里的豪迈折服。
      唐人好武,特别崇拜英雄。这样的诗词自然会被推崇。
      刚刚走近屋子的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公子一下子边被震撼了。他是站着听完这首诗的。
      听完之后,顺手把一锭银子扔进场子中间。高声问道:“不知姑娘这是唱的谁的诗?我怎么没听过?”
      弹唱女子起身行礼,这是以前的大唐第一才子李白的一首侠客行。
      只是倩儿资质平庸,唱不出那种味道。辱没了这诗。
      年轻公子点点头,便不再说话,带着一个书童走向一张空桌。自顾自喝起酒来。
      这时候,从门口闯进来一帮大汉。明明天气已经开始冷了。
      却偏偏一个个袒胸露乳,做出一副豪迈状。不过体格到是极为健壮。
      他们是簇拥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来的。
      相对于这帮汉子的粗鄙,这个青年人到是文雅了许多。
      一袭蜀锦裁剪的绿色袍子。腰带上挂满了一圈玉佩,每一块看起来都价值不菲。
      没戴帽子,头发被一个金箍束起。上面插着一直粗大的黄金簪子。
      簪子的尾部,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绿色宝石。一看就知道出自富贵之家。
      打扮的逼格很高,只是这丫的长相有些对不起观众了。
      一张苦瓜脸,额头和下巴往外凸出。而中间凹下去。就如后世赵本山描绘的鞋拔子脸。
      可偏偏鼻子又塌下去,如一个肉团紧紧的贴在脸的中间。挤得连鼻孔都看不见。
      嘴唇还有些兔唇,找不到人中。说话间便有些漏风。可偏偏还喜欢说话。
      一边往里走,还一边嚷嚷,“不醉孤鬼啊!不醉孤鬼!”
      若不是旁边的大喊豪迈的跟着喊。“好,不醉不归!”
      谁也不可能听懂那家伙在说什么。
      老鸨的脸色一变,似乎想迎上去却又不敢。只好装作低着头给人家倒茶。
      可是那帮人偏偏不放过他。前面的大汉喝骂道:“老乞婆,莫非没见到小公爷来了?你这样托大,不怕一会被打死吗?”第363章 父辈的味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