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十章 榴锦年年照眼明[1/2页]

帘外拥红堆雪 灵小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平与我说过,南瞻有五大节日,簪花节,端午节,中秋,除夕,还有上元节,都是顶顶重要的节日。
      端午在南瞻也叫五月节,各地进给宫里的“端阳贡”,每年都要装满几十辆马车。
      马车载满礼品,行过宣武门,绕过傩胜街,穿过长长的宫道运到国库里去。
      昨夜七八个小黄门端着大大小小的托盘来展华宫时,我极为热情的招呼,财迷的想着这都会是什么宝贝。我耐住性子领完旨,等人走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红布遮住的托盘。
      可见着东西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我还以为能是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什么的,怎料到会是这些寻常物件。盘子里包罗万象,有纱、葛、扇子、香饼、香包、香袋、宫?,还有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等避暑药品。
      我拿起个香包嗅了嗅,一股刺鼻的药草味扑面而来,我赶紧放下,又撑开一柄折扇,摇晃两下感叹道:“我宁愿全都是些吃的。”
      百越之地进献的荔枝、杨梅、赣州的菱角、桐密的香瓜、龙眼,鄱镇的腊鱼烧鹅,这些吃食,光想想我都觉得流口水。
      花抚轻笑,边收拾恩赏边叮嘱我道:“这些虽非至宝,但也都是精细珍贵的好物件。且是陛下赏赐之物,是皇恩浩荡,公主万不能胡说,尤其是在外面。”
      我乖巧的点点头,继续扇风。
      看着花抚为节日忙得热火朝天,我忽而想起北邱的伊慕额节,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
      五月中旬,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为养满两年的马驹打上烙印,挤下的牛乳熬煮成奶豆腐,到了夜间,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吹着铁笛,拉着马头琴,喝着新做的马奶酒,吃着奶豆腐和烤全羊,真是畅快极了。
      今年,是我来南瞻后过的第二个端午,南帝将庆贺地点定在了琼林苑的行宫。
      其实南瞻的端午也挺好玩的,能看龙舟、吃粽子,还有好看的五彩珠串戴,但因有太多礼仪规矩要守,就觉得没那么有趣了。至少在北邱,我能过得自在一些,守的规矩少一些。
      翌日清晨,花抚早已替我打点好一切,所以我并无多少琐事需要烦心,得以轻装上阵。
      到了琼林苑后,我向安平打了招呼,便径直去找于归。
      我本以为允康和安康也会来,可寻觅半晌,也没有见到她们身影。
      我在昱池边上寻到于归时,她正和赵青鱼、盛云姜在玩投壶。
      我兴高采烈地提起裙摆向她跑去,谁知青石板上有水,我脚下不稳,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哎呦,我的天哪。”我躺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
      疼就算了,关键还好死不死的倒在了陶絮儿脚边,朵步见状,急忙上来扶我。
      真丢人,真丢人啊~
      陶絮儿毫无掩饰的笑出声来,我又羞又恼,抬头狠狠瞪了她一眼。
      “公主殿下,怎么行此大礼,您这是要折煞我啊。”。
      哼,当然是折煞你了。
      她?\笑着伸手来搀扶我,我不看她,由着朵步拉我起来。
      我若无其事的拍了拍手,潇洒依旧。
      我绕开陶絮儿,直接踱步去于归那边。盛云姜率先看到我,我向她做了个噤声动作,她会意点头。我悄悄咪咪的走过去,趁于归不注意时,猛地拍了一下她的后背,于归吓得不轻,尖叫着抖落手上的箭支。
      回头见是我,笑得分外明朗。
      她作势要来打我:“好啊你,居然敢吓我。”
      好在我身手敏捷,闪身躲过,让她扑了空。
      我笑道:“允小五和安康呢,怎么没有看到她们。”
      于归漫不经心回我:“她们来不了。”
      话落随手投了一箭,没进铁壶。
      我追问道:“为何来不了?”今日来的女眷那么多,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都有资格参加,为何不见欧阳家的人。
      于归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我好像明白些什么。
      陶絮儿袅袅婷婷的跟了过来,拿过盛云姜手里的箭,抬手投了出去,正中壶口。
      小黄门朗声报数:“进六筹!”
      陶絮儿眉眼盈盈处越发得意,头上的宫玉簪子在太阳底下显得好生妖娆。她靠

三十章 榴锦年年照眼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