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大决战①[1/2页]

帝国武夫 龙战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战终于来了!
      无尽的大军从各自的营寨中走出,开始集结起来。
      人一过万人山人海,当多达十四万余的军队集结起来以后,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仿佛被人填满了似的。
      而在目不能及的地方,越军十五万、燕军十四万,也在集结当中。
      长达一百多里的战线上,将近五十万军队,集结!
      三国联军集结的动静,瞒不过全是骑兵的匈人从三国联军天还未亮就集结的时候,匈人就将情报传达了上去。
      这是要决战了!
      匈人终于等到了决战的日子!
      事实上,在以往的战争中,一旦农耕民族的军队集结起来,呈决战之势,草原民族的第一反应就是暂避锋芒。
      但这一次,匈人却不得不战,甚至巴不得赶紧大战!
      因为这一次,三国联军已经深入到了草原,匈人耗不起了!
      如果拖下去,二十万骑兵的负担会拖垮匈人为了迫使决战,匈人将宝贵的兵力分散了出去,截断了三国联军的粮道,迫使三国联军不能以乌龟防御阵势耗着。
      所以,在探知了三国联军集结欲进行决战的时候,已经等得心焦的匈人,立即整兵迎战。
      如果换做是农耕民族的军队,这种情况下只会选择坚守营寨,依靠着营寨的坚固工事防守。
      但匈人不行骑兵的优势就是运动,面对三国联军在一百多里战线上摆出的一副合围之势,匈人只能以攻对攻,选择迎战。
      只是,如何迎战呢?
      为此匈人高层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不管不顾的重点击破一方,是匈人的共识,但有争议的却是攻击哪方。
      武、燕、越三军中,武军最突前,燕越两军都落后十里,同时在匈人的统一认知中,燕队战力最强,其次就是武人,越人最弱。
      有人建议强攻燕国,只要破了燕军,武越两军容易丧失战心,更何况燕军中骑兵最多,足足五万骑兵,这股骑兵对匈人的威胁也更大。
      但亦有人建议攻击越军,越军最弱,易于攻破。
      但更多的人支持攻击武军武军突前,一州之军还被堵在了白砀山,虽然依旧还有十四万军队,但其中的战兵,顶多有十万,同时武军骑兵最少,相比越军来说,更容易击破。
      其中左贤王最支持攻击武军,而作为左贤王幕僚又献计定下了断粮道迫决战之策的张迁,也支持攻击武军的提议。
      三方各执一词,相互难以说服。
      “就选武军!”
      最终影响到单于决定的,还是张迁的一番话:
      “三军中,武军是不得不战,若是我们攻击燕军或者越军取胜,另一番可能会生出退意,但武军却不能退。”
      “可若是攻击武军大胜,燕越两军却因为顾惜死伤能生出退意!”
      单于下令:“全军集结!全军攻击武军!不管燕越两队,传本单于令,命九个万部骑兵回撤,决战三国!”
      ……
      匈人十万骑,面对三国五十万联军的合围之势,没有选择三路抵抗,而是集结起来,选择一点突破。
      当然这样的做法,得失也难以判定匈人昔年破虞国大军的时候,以十万骑兵迎战三十万虞国精锐,最终集结兵力选择了中线突破,大败了虞国。
      虞国后来在战场上面对武皇帝那阵子的武军,集结了最精锐的八万骑兵对战武皇帝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同样选择了匈人的做法,以绝对兵力强攻中军。
      但八万骑兵却被七万步卒死死拖住,最终没能突破中线,导致被合围上来,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nb

第167章:大决战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