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完道祖,云心跟正阳在殿外等候。
稍过得一会儿,正诚过来了,身旁多了一位四十多岁的道长,头挽一个道髻,身形瘦高,看起来颇有得道高人风范。
他们走过来,正诚介绍道:“明心道友,这是我师叔清缘,咱们楼观台的知客。”
“清缘师叔,这位是来自滁州碧霞观的明心道长。”
清缘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了,随后问道:“明心道友,道士证带了吗?”
云心一愣,随后略带尴尬道:“这个还真忘记带了。”
道士证就是教职人员证,是一个道士的身份证明,他穿越过来也没顾及这个玩意。
一个道士云游在外,如果临时下榻道观居住,称这称为“挂单”,挂单后由负责接待道观提供食宿。
古时候挂单要求很严格,参访必须准备棕蒲团、便铲、缘瓢、引磬,像你要是还着装不雅,不戴道巾的,道观可以拒绝挂单。
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多要求了,但还是会盘问几句,要你出示道士证,证明你是个道士而不是假道士。
听见云心没带,清缘打量了他一下,沉吟片刻,道:“那道友背诵一下《常清静经》吧。”
《常清静经》全称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为道教学人必须背诵的经典,被视为道教在心性修练上的法宝。
挂单没带证,有些道观会让你背诵经书,如果经书都背不出来。
你说你是道士,这不是扯犊子吗?
云心笑着点点头,然后背诵了一遍。
背诵完之后,清缘微笑道:“道友还请见谅了,实在是挂单例行的规矩。”
云心摆摆手:“我懂的。”
清缘笑道:“听正诚说,道友是从滁州过来的,那可有点远了啊,是专程来这里的吗?”
云心摇头一笑:“我此行云游四海,十方传道,没有固定的地点,走到哪里是哪里。只是恰逢路过,自然要上来瞻仰一下道家圣地。”
楼观台为华夏道家的发源地,是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若是以不成文的规矩来说,但凡经过道教祖庭,不得绕路,必须得前来上香拜一拜的。
“传道?”
听闻云心是出来云游传道的,清缘看了看他几眼,心中不由为之一惊。
作为正儿八经的道士,他可比普通人更要清楚“传道”这两个字的含义和重量。
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排在第一位,可见,从古到今,传道的要求有多高。
说传道,你先得对道的理解要足够深,没有这个前提,休说什么传道,若是碰见道行高的道长或是真人。
与你坐而论道,你肚子里面要是没点墨水,怕是被别人问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如果云心年纪大一点,可能令人信服,但他实在太年轻了,看起来比正诚、正阳也大不了几岁。
不过也就是心里想想,他也不会真的说出来,不管怎么样,有这份心,就该赞赏。
清缘看了一眼正阳,说道:“你们先带明心道友去客房看一下,然后记得留个联系方式。”
“明心道友,你有什么事情就找他们,若是客房缺了什
第133章 参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