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了火车之后,郑光明变得更加兴奋,不停的摸摸这儿,摸摸那儿。
      火车上嘈杂的人声,对于郑光明来说,也变成了最美好的声音。
      这个平常表现的乖巧懂事的孩子,终究也才只有六七岁。
      这年代的火车确实慢,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几乎是逢站必停。
      而且,车上也不太平,有不少小偷小摸的行为。
      好在赵恒把所有的钱和票,都放在了储物空间里。只随身携带了他和郑光明的两身换洗衣服和一些干粮。
      第二天七点,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赵恒和郑光明终于到了沈杨。
      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赵恒只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这绿皮火车坐的实在太累了。
      郑光明倒是很精神,他昨晚早早的就倒在赵恒怀里睡着了。
      此时出了火车站,自然是先填饱肚子。
      为了这次出门,赵恒还特意找人兑换了一些全国粮票。
      原本使用的那些粮票,都是本地粮票,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不管用了。
      真正通行的,还是全国粮票
      这年头,出门在外,要是没有粮票,几乎寸步难行。
      买根油条,买个馒头,都需要粮票。
      带着郑光明,来到医科大一附院,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这次的目标,夏德?砸缴?陌旃?摇
      提起这位夏医生,赵恒在后世也是有所耳闻。
      当时还是看了一则报告,这位活了104岁的眼科医生,和其他三位国之栋梁,先后离世。
      其余的三位,分别是当代神农,肝胆外科之父,还有一位博物院院长。
      夏医生能和肝胆外科之父还有当代神农并驾齐驱,足以证明他在眼科医学上的成就与地位。
      事实上,这位也是东北地区眼科学奠基人,真正的医学泰斗,一代国医圣手。
      让赵恒非常庆幸的是,高老师介绍的几位眼科医生,其中就有夏医生。
      挂号排队等待,等好不容易

第27章:寻医问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