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十三真是这样说的?”
朱元璋紧紧盯住二虎,语气中带着强烈的难以置信。
二虎不敢怠慢,连忙又将查探到的消息,完完整整的复述了一遍。
起初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感到非常震惊和不理解,还以为是安插在代王府上的探子在胡说八道。
因此他特意亲自去查探,从那些被招募之人口中仔细了解了一番。
还特意寻摸到那位徐师爷身边之人,确认了这个消息。
“老板,事情经过就是这样,我亲自查探了几次消息,确认代王那天的确是这样说的。”
最后,二虎沉声说道。
朱元璋感到十分震撼,这个小十三,竟然是抱着这样的心思?
对于二虎的忠心和能力,朱元璋是知道的,既然他这样禀告,那就说明消息的准确性没有问题。
“没想到啊,俺可真是没想到……”
朱元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
十三既然在私底下,对府上的幕僚谋士都这样说的话,那就说明,他应该就是说的真心话了。
毕竟,那可是代王府上的资深谋士了,能够参与到王府平时的政事谋略中去,对这样的人,十三是不太可能说谎的。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十三是真心站在太子朱标这一边的?
这个发现,让朱元璋也混乱了,内心一片震惊。
朱元璋来到窗边,径直打开窗户,深吸了一口凉气,脑子里才逐渐冷静下来。
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是五味陈杂。
要知道,自从朱元璋决定微服私访以后,一路行来,其他所有的皇子,都让他感到十分失望。
这些皇子们,要么就像秦王一样野心勃勃,竟然敢未经朝廷许可,私下调兵,平日里却做出一副寻欢作乐的模样来迷惑众人。
要么就像晋王一般,肆意残害封地上的百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甚至故意制造出各种灾情,来哄骗朝廷的赈灾银两。
最为可气的是,这些皇子们个个都是志大才疏,好高骛远,根本就没有什么才能,没有做出任何一点对大明有益之事来。
他们的封地上,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过得凄惨无比,这也加剧了朱元璋内心的怒火。
唯独只有在这个小十三这里,他看到了许多与其他皇子封地大不一样的景象。
百姓们个个神态安详,面色红润,看起来精神抖擞,生活还算安逸。
在朱元璋看来,一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有这样的神态,那肯定是吃饱穿暖了的,完全可以说是安居乐业。
因此,他从一开始,心情便有些愉快。
随后,朱元璋又看到了朱桂在封地上搞出来的各种新事物,比如多修路、重商贸,极大的提高了大同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还有那些新发明,在朱元璋眼中,完全是可以改变大明的大好事,简直可以称之为功在千秋。
比如说那个枪,威力是如此巨大,假如给边关将士们装备上,那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岂不是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还有那个暖气管和自来水管,极大的方便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倘若能够推广到大明各地,百姓们的生活水准,是不是能提升许多?
还有那个改进的盐和煤炭,根本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想到这儿,朱元璋心中顿时有些愧疚,自己竟然还怀疑小十三,这实在是有些不太应该啊。
“二虎,你说,俺对小十三,是不是有些过于疑心了?”
朱元璋随口问道。
站在他身后的二虎可不敢乱说,虽然他现在心中对代王殿下也很有好感,毕竟,在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以后,他对代王还是很佩服的。
不过二虎仔细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
“老板,我是觉得,您对代王殿下的考量,是周全的。”
“嗯?”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为之一愣,转过身来看着二虎。
二虎也不慌不忙,顿时说出一番话来。
“老板,代王殿下现在
第十一章 拥戴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