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商贸往来[1/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确认了新粮食能够亩产三十石,甚至更多以后,徐达的心情顿时便显得相当高兴。
      毕竟大军陈列在边关,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军粮。
      来年有了这种高亩产的新粮食,军粮筹措起来就相当简单了。
      因此他满脸挂着笑容,与朱桂在宴席中觥筹交错,喝的不亦乐乎。
      就当徐达酒酣耳热之时,突然他又想起一事,于是便赶紧向朱桂询问道:“殿下,这次虽说我们及时打退了元庭残部的进攻,但等到明年,这些元兵迟早还会再来进犯。”
      “我大同府虽说是边陲重地,地处交通要道,成功卡住了北方元庭残部南下的途径,因此才能镇守北地。”
      “但也正因如此,大同府的缺陷也同样暴露无遗,那就是作为边防线的话,它的防线实在太长了!”
      徐达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自斟自饮,然后才带着几分忧虑说道:“再加上大同府这边又大多是平原地带,易攻难守,对上多为骑兵的元军,实在是有些力有不怠啊……”
      “此次元军骤然南下进犯,虽然凭借殿下您发明的地雷子将其一举击溃,但来年元兵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迟早还会再来。”
      “殿下,在你看来,这大同府究竟该如何防守才好啊?”
      看着忧心忡忡的徐达,朱桂却不慌不忙,在他看来,解决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其实是一桩很简单的事。
      “魏国公,你多虑了。”
      朱桂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我看来,最好的防御,也比不上主动进攻。”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让魏国公你带兵去草原上作战。”
      “而是应该一方面做好防御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主动去和草原上的蒙古族建立往来,建立起一定程度上的外交关系。”
      朱桂用筷子夹了一块牛肉,细细咀嚼以后继续说道。
      “我们完全可以找到那些属于温和派的蒙古部族,送出大量的粮食。”
      “当然,这粮食并不是白送的,而是要他们拿出部落里的马匹、牛羊等牲畜来交换。”
      “草原上这些牲畜多的是,他们缺的是粮食。”
      听到朱桂的这番话,徐达原本端着酒杯的手顿时一抖,心中便是一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带着几分苦笑说道:“殿下,你这个想法,真可谓是胆大包天了!”
      徐达深深的凝视着朱桂,仿佛是想要看穿朱桂的真实想法一般。
      “你可知道,虽然现在的元廷因为内部争端不断,已经基本上分崩离析,正在逐渐分散化为各种大小部落。”
      “但虎死不倒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大明朝一直紧紧盯着这些元廷残部,就是怕他们再重新聚集起来,恢复实力。”
      他语气也不由得加重了几分。
      “代王殿下,你也应该清楚,我大明朝与元廷,有着深仇大恨!可以说是永世难忘!”
      “为了推翻元廷暴政,从你父皇起兵反元开始,至今已有不知多少人马死于元兵之手!这可是血海深仇!”
      “殿下,你这样的想法,可谓是有些离经叛道了……”
      朱桂看着徐达,发现他神情有些激动,眼神中似乎也带着几分不解。
      他并未在意,而是耐心的向徐达解释。
      “魏国公,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其实我是这样想的,与其耗费巨大的精力代价在边防上,不如充分利用好我们这边的优势。”
      “这些蒙古部族之所以会不断的南下,骚扰我大明边疆,根本原因还是为了粮食。”
      徐达微微点了点头,草原上日子不好过,那些部族确实缺粮的很。
      “与其让他们每年都来骚扰,不如我们直接给予粮食,让这些蒙古部落都在草原上老老实实的待着。”
      “只要开始走这一步,就能逐渐的削弱、淡化双方彼此之间的仇恨,毕竟没什么仇恨是化解不了的。”
      “而且,这样一来,也能

第十八章 商贸往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