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1/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拿过密折,认真的看了起来。
      他越看越惊讶,驿站改革这件事,以朱元璋的眼光来看,简直有些出乎意料。
      大明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各地,驿站的数量是比较多的,也的确给朝廷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包括朱元璋在内,满朝文武也都没有想到还有改革驿站这一说。
      “官驿?民驿?”
      朱元璋反复念叨了几次,顿时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好。
      这确实是个相当不错的法子。
      他继续往下看去,心中却是悚然一惊。
      如此征收商税,标儿和十三他们是怎么想的?不怕引起天下非议吗?
      他将整份密折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用手按压着额头,开始思索起来。
      “商税,呵呵,标儿,你们这是给咱出了道大难题呐。”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别看他似乎对商贸之事不太精通,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明白的。
      商人们都很有钱!非常有钱!
      这个道理,当年他在整治那个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大明的国策是他亲手定下的,尊崇士人、重农抑商。
      士、农、工、商!
      商人的地位,在大明朝是最低的。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商人都是些唯利是图之辈,眼中只有金钱,特别容易为富不仁、欺压百姓,所以他亲自定下了这一国策。
      但是大明发展也离不开商人,所以商税定的很低,是固定的三十税一。
      因此,朱元璋很明白,大明的这些商人们都是些大富翁,尽管地位不高,但朝堂上一些官员身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大商人们的影子。
      眼下十三提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标儿也觉得很不错,这让朱元璋心中不免有些踟蹰。
      商人有钱,地位也很低,如果按照这个办法来开收商税的话,确实可以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假如商税能够大幅增长,那么相应的粮税便可以减少许多,百姓们的生活也能变得更加轻松一些,负担可以减轻不少。
      只是,大明开国建朝二十余年,如今商人们早已不满足自己的地位,一直在试图将“士、农、工、商”这个阶层给更改过来,让商人能够更上一层。
      假如真的开征商税,恐怕立马就会在朝野之间掀起一股巨大的风浪来!
      朱元璋起身踱步,立在书架旁久久不语。
      如今朝堂上正值闻风奏事,为了抓到刺杀朱桂的幕后主使,各地都在捕风捉影,搞得整个朝堂上人心惶惶。
      “多事之秋啊……”
      过了半晌,朱元璋这才轻叹了一口气,走回到书案旁边。
      他眼中精光凝动,为了这大明社稷和百姓,也为了自己这两个儿子,是到了该下决心的时候了!
      “不要急,事情,要一件一件来……”
      朱元璋看着案上的奏折,低声轻语。
      “二虎,传我命令!”
      他转身看向二虎,语气十分严肃。
      “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们锦衣卫也该收网了。”
      二虎一个激灵,立刻大声说道:“遵旨!请陛下放心!”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二虎下去传达命令,安排相关事宜。
      闻风奏事是个相当厉害的大杀器,再加上锦衣卫,几乎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等到二虎退下以后,几名侍候的太监宫女也被朱元璋给打发了下去,御书房内已经空无一人。
      朱元璋微微闭上眼睛,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你们去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黑暗中传出一个毫无波动的声音,然而御书房内却根本看不见此人的身影,仿佛空气一般,无影无形。
      “陛下,已经全数安排妥当了,只等您一声令下。”
      朱元璋闻言,整个人并无太大反应,这些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