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这一举动,顿时勾起了大臣们心中不堪回首的那些记忆。
想当初,朱元璋为了惩治贪腐,下手可比现在狠多了。
那几年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官员被下令斩首,好多人还被剥皮填草,悬挂在各地衙门旁边。
只是近几年来,这样的情况才逐渐减少了许多。
但官员们现在发现了,朱元璋仍然是那位冷酷到了极点的帝王!
“你们,还有谁要反对征收商税么?”
朱元璋扫视着朝堂,目光淡漠。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再无人敢出面反对这条政令,但也没人说话,仿佛在无声的抗议着。
几名重臣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心知到了自己该出面的时候了。
“臣,内阁大学士,请陛下开征商税!”
“臣,户部尚书,恳请陛下开征商税!”
“臣,吏部尚书,恳请陛下开征商税!”
一名又一名的朝廷重臣站出来支持朱元璋,其余官员纷纷惊愕的看向他们,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些可都是正三品以上的重臣,有了他们站出来支持,征收商税势在必行。
大人们这是怎么了?
其余人用目光无声的交流着,却并不随声附和。
他们眼神闪烁,心中纷纷打着各自的算盘。
大明商人富甲天下,此事也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办成的,来日方长,且拭目以待吧。
……
很快,朝廷要征收商税一事,便传遍了天下。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是朱元璋在大力推行这条政令。
朝野之间,顿时又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
尤其是在得知朱元璋有意先在江浙一带推行此事以后,天下商人更是喧喧嚷嚷,几乎要闹出一副烈火燎原之势来。
在朱元璋看来,江浙两地,向来便是鱼米之乡,商贸之风盛行,加上又处于沿海地区,商人们心思活泛,所以这两处地方,一直都是钱财富足之地。
征收商税,就应该先从江浙这两地开始收起。
朱元璋这样想当然没错,实际上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但江浙的商人们可就不愿意了。
大明朝的商人地位虽然很低,但二十多年下来,商人们也早已在暗中布置下了许多局面,有着丰厚的财力支持。
天下商人之中,常常以四大商会为主,分别是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浙江的龙游商会,还有三吴的洞庭商会。
这四家商会财力雄厚,规模非凡,并且还互相扶持,几乎占据了大明商业版图的大半壁天下。
商人们眼瞅着朱元璋高举大刀砍了下来,纷纷找到这四家商会求助。
江苏吴中,一处园林内。
精致玲珑的江南园林中,此时几乎坐满了人,虽然个个都穿的锦衣华袍,但脸上却全是忧愁之色。
“金翁,眼下这种局面,我等该何去何从呐?”
其中一人忧心忡忡的问道。
被叫做金翁的是一名白须老年男子,神情安详,身形富态,他轻抚着长须,不慌不忙的说道:“无需担心,朝廷想要拿我等商贾开刀,却不知此事千丝万缕,其中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哪是件容易的事。”
“别看商税似乎收的不多,但只要有了这个开头,日后我等商人便会成为朝廷砧板上的鱼肉,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我们决不能交这商税。”
众人纷纷点头。
商人最注重利益,眼下朝廷分明是想要从他们口袋中掏出一部分钱去,这如何了得?
当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哪怕只征收一文钱,那也不行!
“可我听说,这是洪武皇帝亲自下的政令,据说当日朝堂上有不少官员都站出来反对,结果被杀了许多人……”
又一人低声说道,显然他心中对于朱元璋还是非常畏惧的。
朱元璋在大明朝初建的
第四十九章 颁布政令开征商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