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文臣们而言,朱标是他们心目中比较完美的大明储君,非常适合将来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因为朱标生母是马皇后,他是嫡长子,这在推崇“长幼有序”的儒家思想里,是非常受欢迎的。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循规蹈矩,任何一点出格的事情都不能有,也不该有,朱标既然是洪武皇帝的嫡长子,那么他就应该成为太子,继承大明王朝。
而且朱标从小就开始学习儒家文化,先后有多位天下知名的大儒为他教授学业,本身就具备了文化上的认同感。
所以这些文臣们对朱标是寄予厚望的,他们迫切希望朱标能够在儒家的教导下,成为一位仁义宽厚的明君,而不是像朱元璋这样的冷酷帝王。
大明的文臣们在朱元璋手底下干了二十来年,早就被这位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马上帝王给折腾的苦不堪言,一心盼望着性格仁厚的朱桂能早日登基。
自从朱标被立为太子以后,东宫的这些属臣们,为了能够让朱标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无不费尽心思、殚精竭虑,只为了打造属于他们心目中的“儒家天子”。
在遇见朱桂以前,朱标也确实是这样去做的,一直都很循规蹈矩,宽厚仁德,让这些文臣们大感欣慰。
可眼下,他们却震惊的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这位明君,竟然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准备按照他们设想的方向去发展了。
此时的朱标,就好像一个刚刚发现新大陆的孩子一样,试图甩开身边搀扶之人的手,自己跌跌撞撞的向另外一条路跑去。
这怎么可以?
这些文臣们简直出离愤怒了。
为何太子你竟然变得不听话了?你所学的那些儒家思想呢?
这种情况,顿时让文臣们觉得,太子朱标正在逐渐脱离他们的掌控,这种感觉,让他们感到十分不舒服,甚至是愤怒。
我们都已经给你选择好了道路,你为什么要去偏离大道,反而去走那崎岖小路?
“在弹劾代王之前,我认为应该先劝说太子殿下回京。”
詹事府左直司郎直言不讳的说道:“太子殿下现在已经受到了代王的荼毒余害,正在转变他的思想,甚至已经有了许多根本不应该有的想法。”
“我们身为东宫属臣,理应劝导太子殿下远离代王的荼毒,早日回到京城,方是正途。”
此言一出,几名文臣都沉默了。
的确,从目前这种情况来看,他们是应该早些劝朱标回京。
可是,朱标现在会听他们的吗?
谁的心里都拿不准。
从昨天的情况来看,朱标宁可派人将他们这些属臣给赶出去,也不愿意开口压制朱桂,这是一个让文臣们感到相当危险的信号。
过了许久,郑学士才轻咳一声,沉声说道:“不管太子殿下目前是何想法,我等也应尽到臣子的本分。”
“既然代王现在一直在诱导太子殿下,那么就说明他必然居心不良,若还是让太子殿下置身于此等情景下,那我等便有了大大的过失,此事万万不可。”
“老夫决定,明日再去寻太子殿下,劝他即日回京,协助陛下处理朝政,而非将精力置于这些旁门左道之上。”
几名文臣思索了一阵,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纷纷表示赞同,决定明天也与郑学士一同前去。
“这个代王,原先我看他发明了各种新事物,还以为他真的有些手段,如今看来,却尽是些邪门歪道!”
詹事府左司谏有些不屑的说道。
他自诩才干过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却仍然是一名小小的九品文官,于是他对朱桂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是有些嫉妒。
等到他发现太子居然被朱桂所影响时,这种嫉妒便又转换成了愤怒。
这是我效力的
第五十八章 儒家思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