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这种变化,让四位藩王都感到很是惊讶。
以前的朱标,虽然在诸皇子中颇有威望,但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仁义胸怀,使得这些兄弟们个个都很服气,并未表现出这种锋芒来。
可如今的朱标,在四人看来,却是带有一丝朱元璋杀伐果断的意味了。
这种变化,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
这样的朱标,说明已经逐渐往一位真正的君王方向发展了,正在慢慢成为一位合格的储君,而不是一味的讲究仁义道德、宽厚包容。
像是今天这些文臣们被杖责至死的情况,放在以前绝对不会发生,他们这位大哥是不可能表露出如此神态来的,一定会保下这些文臣们来。
秦王性子最冲动,他皱着眉头说道:“大哥,这可一点都不像你啊,以前你不是这样的……”
其余几人也都微微点头,显然对朱标的这种变化感到十分惊诧,心中很是疑惑。
朱标笑了笑,轻声说道:“二弟,正是因为以前的我过于仁义,才会让他们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若是我能早些醒悟过来的话,那二人也就不会因此而丢掉了性命。”
朱标现在的这种变化,是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在心态上已经有了真正的改变,能够坦然面对这件事,没有了以前那种悲天悯人、一味宽容的情绪,而是更加往一位合格的储君方向靠拢。
燕王心中暗暗有些警醒,看样子,今后对朱标要更加小心谨慎一些了,这位大哥,现在已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他身上那种有些过了头的仁义,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锋利的锐气,以及作为君王的威严。
正在几人各怀心思之时,朱标却笑着说道:“二弟,你们这些日子在大同府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怎么今日到了十三弟这里,反而有些拘谨起来了,要知道,你们见到那些新东西,可都是十三弟他搞出来的呐。”
朱标在心态幡然醒悟以后,看待事情的眼光顿时便不一样了,原本他只是观察细微,善于照顾他人情绪而已,现在的他,心思已经变得十分细腻,对许多事都洞若观火。
他看到四人都只顾着和自己闲聊,却把朱桂扔在一旁不加理会,顿时心中就明白了。
他的这几位兄弟,虽然对他这位储君很尊重,也很服气,但相互之间,其实是谁都不服谁的。
别看四人在大同府整日结伴出游,欢声笑语,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未必就有多么深厚,朱标现在看的很清楚,就算几人在他眼前谈笑风生,他也细心的察觉到,几人之间隐隐有着几分不服气的苗头。
四兄弟之间尚且如此,对上朱桂这位刚被加封为吴王的兄弟,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所以朱标才会笑着说出那一番话,想将话题引到朱桂身上去,他不希望几人之间变得生分,更希望兄弟们都能有着融洽的关系。
“大哥,这大同府我们也逛了一段时日了,确实有几分意思,不过十三弟,那些新事物真的全是你发明的?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晋王最喜欢玩乐,对大同府这里的繁华盛景很是喜爱,但对于朱桂,他心中还是有些质疑,认为这些新鲜事物,不太像是朱桂一人搞出来的。
朱桂见状,只是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朱标却有些听不过去,他指着晋王说道:“老三呐,你也不要整日想着玩乐,在自己封地上多花些心思。”
“封地上的百姓都是你的子民,你也要爱惜他们才是。”
“十三弟他就是心系百姓,所以才会发明出这些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出来,你看到的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呢,好多新东西,十三弟都还没拿出来。”
四位藩王闻言,全都吃了一惊。
什么?朱桂
第七十五章 太子朱标的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