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这一回去大同府,足足待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朱元璋这么久没有看到他,心中也十分想念,听说他回来了,便连忙下令召见。
于是,朱标回东宫匆匆修整了一下后,便直接来拜见朱元璋了。
刚一见面,朱元璋便惊奇的说道:“标儿,你看上去确实精神了不少!”
原先的朱标,饮食和作息都不规律,喜欢大鱼大肉,还经常熬夜,在朱桂的劝说下,这段时间以来,他正在逐渐调整自己的饮食与作息习惯,整个人精神明显变好。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朱标顿时乐呵呵的说道:“是吗?父皇你这样一说,儿臣还真的觉得自己身形矫健,脚下如飞了。”
“哈哈,”二人相视而笑,各自发出一阵爽朗高兴的笑声。
等到朱标坐下,朱元璋这才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高兴的说道。
“标儿,看来你这回到十三封地上去,收获不小呐!”
朱标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倒也是,若不是父皇您让我亲眼去看一看,我还真没想到,十三弟居然如此有本事。”
“这大同府的百姓,一个个都过得惬意极了!”
朱元璋特别爱听这种话,见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比他吃任何山珍海味、穿什么绫罗绸缎都要来的舒坦,听到朱标这样说,他顿时笑的很开心。
“那就好,那就好哇,标儿,你快些与俺说说,你在那里都看到了些什么?”
虽然朱元璋早就已经从奏折中知道了一切,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奏折上看到的东西,终究不如朱标亲口说出来的有震撼力。
随着朱标的娓娓道来,朱元璋不时发出几声惊叹,脸上也是各种神色不断变幻。
尤其是当他听到,朱标对于朱桂那种发自内心的称赞时,脸上更是显露出了明显的笑容,心中也感到十分高兴。
“新式火炮?嗯,这个倒确实有些意思,我大明士兵面对元兵时,往往缺乏一锤定音的本事,有了这些火炮,就不用再发愁了。”
朱元璋一边听着朱标的叙述,一边兴高采烈的点评着。
“这望远镜也是,十三他究竟是怎么想到的?这种好东西,都能让他给造出来!”
朱元璋可是身经百战的开国帝王,从他当初起兵反元以后,这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仗不知打了多少,对于望远镜和信号旗这种战略性的工具,他一眼就看出了其重要性。
虽然当初已经在奏折上看过了,但朱元璋还是十分认真的问道:“标儿,你是亲手用过这望远镜的,你和俺说说,这望远镜,当真能看到五里之外?还能将五里之内所有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想当初,他看到这份奏折的内容时,简直难以置信,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狗屁望远镜能看到五里以外?
要不是因为朱标和朱桂都是他的儿子,不会联合起来欺骗他,而且随后锦衣卫的密报中也提起了此事,朱元璋压根一点都不相信此事。
他是带过大军的人,深知行军打仗之时,若是将领能够看到敌军五里以外的动向,那简直就是必胜了!
因此,他此时便迫不及待的向朱标求证,想要知道更加详细的情况。
朱标沉吟着说道:“父皇,怎么说呢,十三弟发明的这个望远镜,能看到五里以外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过已经看不清人脸了,具体的情况有些模糊。”
“五里以内,倒是能够将人脸都看得一清二楚。”
“据十三弟所说,这种望远镜还在研制当中,上次我所用的,只是个半成品而已,一旦成品被研发出来,便能看到十里以外的情形,十里以内,能看清人脸。”
&n
第九十六章 闲散王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