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带着朱元璋,还有朱标,一起来到了皇宫中某处小院内。
这里禁卫森严,朱桂王府上的侍卫统领,带着大约四五名精干侍卫,正在这里严阵以待。
小院外,密密麻麻的围着一大圈皇宫中的侍卫,还有许多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外面来回巡视,就连一只鸟儿都飞不进去。
小院内有一处亭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三个大箱子。
箱子看上起十分结实牢固,上面的封条贴的严严实实,完好无损。
其中一个箱子略大一些,朱桂指着它,笑着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这里面是三百万两宝钞,另外两个箱子中各有一百万两,加起来一共是五百万两。”
这次的印制的大明宝钞,最大面值只有五千两,这是朱元璋的意思,他觉得一万两的面值有些太大了,一般也用不上,所以便决定暂时先不发行。
因此,这回的箱子体积还是有些大的,毕竟要装五百万两宝钞。
不过朱元璋对此倒是十分满意,他围着这几位箱子打量了好一会,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对朱桂和朱标说道:“嗯,这宝钞是不错,方便的很。”
“以前要是筹集五百万两银子,那最起码也得要几十个箱子,如果不是官银的话,由于形状大小不一,说不定需要用上百个箱子来装。”
“现在换成了这种宝钞,你们看,只需要三个这样的箱子而已,便能装下五百万两。”
他用手轻轻摸着这几个箱子,显得十分高兴。
“这得节省下多少人力物力啊……”
朱标对此也是啧啧称奇,他乐呵呵的说道:“这样一来,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只需要用三个箱子来运就足够,再也不用劳师动众,耗费巨大的人力来运送和护卫了。”
“十三弟,你这件事办的可真不错。”
朱元璋闻言,也点了点头,赞许的说道:“嗯,这改币为钞,确实方便快捷。”
“就像标儿你刚才所说的,来年各地解押税银入京,我看他们谁还敢再提损耗与漂没!”
大明各地每年上缴税银,总会有一些损耗和漂没报上来,朱元璋对此也无可奈何,他都狠狠杀过好几批贪官污吏了,然而一点用也没有。
那么多银两一路押送过来,财帛动人心,总会有人忍不住贪婪,铤而走险,什么稀奇古怪的损耗方式都能想出来。
久而久之,这些损耗仿佛都成为官场上默认的惯例一般了。
这回换成了大明宝钞,朱元璋倒是想看看,底下的这群官吏还怎么来报损耗!
朱桂微微一笑,对着朱标说道:“大哥,你刚才说的不对。”
朱标顿时一愣,感到十分疑惑:“哪里不对了?去年朝廷收入差不多就是五百万两啊。”
朱桂摇了摇头,笑着说道:“那是去年的而已,接下来几年,大明会变得日益强盛,百姓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每年的税银收入自然也会不断增加。”
“说不定到了明年,收上来的税银,光用三个箱子就已经装不下了呐!”
听到朱桂这番话,朱标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就连一旁的朱元璋,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心情立马变得十分愉快,更是带了几分欣慰。
“对对,十三弟你说的很对,我看呐,有了你发明的这宝钞,说不定每年都要增加一个箱子喽!”
三人全都笑了起来,一时间,小院内的氛围变得极好。
随后,朱桂请朱元璋亲手撕下了封条,然后他便将箱子逐一打开,让里面的大明宝钞全都展现出来。
&nbs
第一百零五章 验收大明宝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