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这个叫做打谷机。”
朱桂看着自己发明的这种老式打谷机,笑着对朱元璋说道。
“打谷机?是专门用来打稻谷的么?”
朱元璋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东西,心中惊讶无比。
朱桂看着自己为了这次秋收特意打造的老式打谷机,笑着为他做起了介绍:“对,这种机器,是我专门为了这回的秋收发明出来的。”
“它最大的作用,便是可以通过脚踩踏板的方式,牵动上面的滚轴转动,利用这种原理,对放进去的稻子进行全面的脱粒,只余下稻草部分,而在另外一边,有个出口,很快就能收拾出一袋稻谷来。”
“这样一来,比起以前那种老式的脱粒方法,就要快捷很多了,而且它操作起来也不怎么费劲,老人小孩都可以轻松使用,收割稻谷、脱粒晾晒的过程会被大大缩短。”
“对接下来播种小麦,有着极大的好处。”
朱元璋听完他的介绍,顿时震惊无比!
他整个人都快呆住了!
怎么天底下还会有这种东西的?
十三他究竟长了个什么脑子,竟然连这样便捷的机器都能发明出来?
他向四周扫视了一圈,果然发现这种机器随处可见,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妇女在操作使用,甚至还有个别的是孩子在踩着踏板……
朱元璋十分认真的打量着这些百姓们,看着他们在干活,眼睛几乎眨都不眨一下。
他看得很清楚,那些百姓们干起活来麻利的很,通常是三到四人为一组,两三个人在这头踩踏板、放稻谷脱粒,另外一头则是一个人拿着麻袋,不停的装着这些已经脱粒好的稻谷。
随着那些人不断踩动着脚下的踏板,这种打谷机里面的轴承和齿轮也在不停的轰隆作响,带动着里面的滚筒不断转动,将放进去的稻子进行脱粒,彻底分离为稻米与稻草。
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袋袋的稻米便已经被垒了起来,只等收割完成以后再运送到晾场进行晒干。
这可比原先那种全靠人力打稻谷的方法强多了!
朱元璋是农家出身,小时候不仅放过牛,地里农活也没少干,对此知之甚深。
以前收割稻谷,最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便是给稻谷脱粒,用的都是那种拌桶,需要好几个精壮男子下大力,一天下来,哪怕是铁打的汉子都吃不消。
可稻谷必须要经过彻底的晾晒才行,一旦误了时辰,就会霉烂变质,不但上缴不了税粮,就连一家老小的吃饭都会出现大问题。
所以那时候收割稻谷,家家户户脸上都泛着愁容,生怕来不及给稻谷脱粒,耽误了收获的时机。
可若是这大同府的田地全是这样来脱粒的话,那这秋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最起码能减少一半都不止!百姓们再也不用为此而发愁了!
而且,还不必消耗多少人力。
“十三,这,这机器……”
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他看着那些百姓们,全都干得热火朝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汗水,但却一点都没有以前他看到那样苦闷忧愁,反而显得既激动又兴奋。
看来,大伙儿对于这种方便快捷的打谷机,也是充满了感激。
朱元璋是个相当讲究实干的人,他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词穷,干脆也不多说什么了,直接回到马车上乔装打扮了一番,拉着朱桂就来到了田地里。
他从小就干惯了农活的,和这些农夫们很快便打成了一片,笑着聊过一阵子以后,便来到旁边一块田地里,开始亲自操作起这种打谷机来。
“哎,”朱元璋刚一踩下踏板,就发出了一声惊呼。
他原本以为这种打谷机看着有些笨重,那么这踏板肯定要用些力气才能踩动,结果一脚踩上去,却发现轻松的很,完全不像预想中的那么沉重。
朱桂笑着在一旁指导他:“爹呀,你别这么用力,容易闪到了腰……”
他用脚踩在踏板上,摆好姿势,然后轻轻一踩,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收时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