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以后,前来接受培训的百姓们纷纷回到了自己家中。
在他们培训的这段时间内,家里人已经从官府手上领到了新的麦种,只等着他们回来,便可以开始播种了。
这些百姓们也一点都不含糊,撸起袖子便下了田地,干劲十足,准备好好大展一番身手。
毕竟,这回他们学到的东西,几乎已经全都深深的刻在了各自的脑海中,就等着给自己田地播种了。
一时间,整个大同府,野外田地里到处都是农夫的身影,百姓们忙忙碌碌,全都赶着在这段时间内将新的小麦给播种下去。
有外地客商在道路上看到以后,不由得感叹道:“看来,这大同府,以后就要成为新的粮仓喽!”
与他同姓之人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自己胸前的包裹,里面是已经开始正式发行的大明宝钞:“要不然,咱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作什么?如今都传遍啦,这大同府今年粮食大丰收,比去年朝廷整整一年的粮税都要高出不少呢!”
“虽说吴王殿下规定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可只要咱们能够多买些粮食,回去以后再转手一卖,其中利润也不低……”
与此同时,路边一辆简朴低调的马车经过此地,车帘掀开,里面露出了徐妙清那张美丽动人的秀脸来。
她朝着马车外面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扭头对身旁的朱桂说道:“桂哥哥,你看外面的田野里,好热闹啊。”
朱桂正在翻看着一本古籍,他虽然有着后世的智慧与经验,但时不时也会查阅一些古书之类的,毕竟,有些东西不能改的太明目张胆,要古今结合,才能适合这个时代。
听到徐妙清的话,他笑着合上手中的书本,亲昵的摸了摸徐妙清的秀发:“那是当然。”
“这小麦正常播种也就十来天时间,如今我又帮他们提前了十几天,再加上学府中教的那些东西,他们自然急着要将新的麦种给播种下去。”
“这样一来,哪怕到最后新的麦种亩产不高,百姓们在时间上有了一定的优势,就不至于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全家人也不会饿肚子了。”
徐妙清好奇的问道:“那这种新的小麦,产量真的能够达到五石嘛?”
她虽然是魏国公府上的二小姐,从小便养尊处优,但由于心地善良,性格外向,又有着成为名将、匡扶天下的志向,所以对农事也略知一二。
“那还用说?”
朱桂用四个字回答了她的问题,简单明了,充满了自信。
徐妙清想想也是,自家夫君都能够让稻谷的亩产达到三十石,这小麦亩产五石的话,还不是小事一桩?
她用爱慕的眼神看着朱桂,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这就是我徐妙清的夫君,是一位顶天立地、济世安民的大英雄、大豪杰!”
在徐妙清眼中,朱桂创造了如此之多的功绩,简直就是大明的大功臣!
这种功绩,完全不亚于跟随陛下争夺天下、开疆拓土!
毕竟,就连她也知道,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很难。
而朱桂,在她看来,就是这样一位治理天下的大贤之才!
想到这儿,她不由得霞飞双颊,一双柔夷小手悄悄的握住了朱桂那双大手,整个人依偎在朱桂身上,显得格外浓情蜜意。
朱桂闻着徐妙清身上传来的阵阵清香,心中顿时一阵心猿意马。
不过随后他脸上便露出几分苦笑之色来,这女色虽好,但也确实伤身呐……
自从徐妙清与朱桂完婚以来,她见识到了许许多多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简直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让她心中既十分好奇,又特别感到高兴。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播小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