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桂进入御书房后,顿时感觉有些不太对劲,里面的气氛很是微妙。
他瞟了一眼,平日里对自己十分热情的大哥,眼圈发红,此时看到自己进来,直接转过了身,看那动作,似乎在偷偷的抹眼泪。
而坐在书案前的朱元璋,则是满脸阴云密布,脸色十分难看。
“乖乖,”朱桂在心中暗自咋舌,这是两人吵起来了?
大哥啊,你老老实实当储君不好么,和老爷子硬顶,你岂能占到什么便宜?
以老朱的脾气,要不是看见你是他嫡长子的份上,骂哭你都算是最轻的了……
他心中有些腹诽,但脸上却丝毫不露声色,十分震惊的向朱元璋见礼,然后又喊了一声朱标大哥。
该看的看,不该看的就不看,什么时候要知道装聋作哑,这些朱桂心里清楚的很。
朱标没理会他,依旧背着身,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而朱元璋看起来似乎余怒未消,直接冷哼了一声:“喊他干什么?”
“这个逆子,差点就要把俺给气死了!”
他也没理会朱标,直接冷冰冰的向朱桂发问:“十三,俺问你,现在大同府的麦子,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你可别忘了,当初俺跟你说的清清楚楚,要不麦子收成不好,一样要拿你是问!”
朱桂心中想道,好嘛,老朱你和朱标吵架就算了,怎么把火都发泄到我头上来了?
不过他倒也不怕,因为朱元璋问的这件事,他可谓是胸有成竹。
自从收割完稻谷以后,本身小麦的种植时间上就宽裕了不少,再加上后来朱桂还给每家农户都做了培训,农户们播种时都相当精细。
根据他目前得到的反馈,以及自己亲自下去查看的小麦生长情况,这一季的小麦,肯定也会有相当不错的收成。
而且由于家家户户都非常用心,小麦抽苗以后,生长情况很是不错,朱桂估计,最终的麦子收成,可能比他原先所预想的还要高一些。
只能说,大同府百姓们的主观能动性实在太高了。
“父皇,”朱桂十分淡定的开口说道:“根据我目前汇总的情况来看,这一季的小麦长势极好,只要不逢着天灾,肯定又会是一个大丰收!”
“亩产五石,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朱桂也没有把话彻底说死,毕竟如今没有人工降雨的手段,万一碰上大旱,就不好说了。
听到他的回答以后,朱元璋脸色稍霁,总算怒意消除了一些下去,不过依旧还是板着个脸:“嗯,这还差不多。”
“十三你也别总说些不吉利的话,这好好的,哪里会有什么天灾?”
朱元璋不轻不重的点了他一句,心中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接着问道:“你可有亲自下地去查看过?”
“麦子不比稻谷,本身亩产就低,你又是让他们用的新麦种,可千万不能出了什么岔子呐!”
虽说上一季的稻谷大丰收,大同府家家户户都有着充足的余粮,哪怕小麦收成低一点也没事,但朱元璋还是希望这次的小麦能够有个好的收成,皆大欢喜。
朱桂笃定点头,笑着说道:“实践出真知嘛,父皇,我自己做的决定,怎么可能不上心?”
“平均两到三天我就会到城外田地里去转一圈,其他地方也都派了管事,每天汇报小麦的生长情况,细致的很。”
“从目前所有的反馈来看,这一季的小麦,绝对能够大丰收的,您就放心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微微有些开心,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点笑容来。
他瞅了一眼旁边的朱标,暗暗想道,还是小十三做事靠谱啊,唉,标儿要是能多向十三学一学就好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插科打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