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原本还在喝闷酒,可当他听完朱桂的这一番话以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因为这番话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似乎完全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地方。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细细琢磨着朱桂话语间的含义。
朱桂见状,也不再多说,而是自顾自的吃菜喝酒,他知道,想要让朱标的思想扭转过来,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的。
水滴石穿,非是一日之功。
不过今天这番闲聊,或许能够让朱标更快的转变过来。
许久以后,朱标突然开口问道:“十三弟,我明白你说的这番话,其中自有道理。”
“将领们不能闲着,否则很容易就会出事,勋贵子弟们也需要上战场去多加磨炼。”
“至于藩王一事么,确实也是个大问题……”
“可是,”他有些苦恼的说道:“这些只不过都是小问题罢了,我大明泱泱天朝,对于周边的小国,应当自有气度才是。”
“怎么可以不讲仁义道德,肆意攻打他们呢?”
“这,岂不是违背了圣人之言么?也会影响到我大明的声誉啊……”
朱桂正在专心致志的对付一块红烧牛肉,闻言放下筷子,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我说大哥哎,你莫非真的让那些儒家文臣给洗脑了不成?”
“什么泱泱天朝,中\/华气度,那都是作茧自缚好不好?”
他毫不客气的对朱标说道:“我就问你一件事,如今大明的国力怎样?”
朱标犹豫了一会儿,这才慢吞吞的说道:“我觉得,应该还算是强盛吧。”
朱桂顿时笑了,他给自己杯中倒满酒,却没有喝,而是沉声说道:“大哥,我看你还是不要做梦了!”
“如今的大明,哪里能够称得上是强盛了?”
“对外群敌环伺,对内民生艰难,百姓们刚刚经历过多年战火,才勉强安定下来,商业、农业全都很不发达,手工业更是一塌糊涂,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勉强及格而已!”
朱标有些心虚,他强自争辩着说道:“那倒也未必见得,十三弟,你那大同府,不就治理得很好么?”
“我看繁华程度,与金陵也几乎不相上下了。”
朱桂冷笑一声,淡淡的说道:“大哥,我问你,大明如今有几个大同,有几个金陵啊?”
朱标顿时沉默了。
“在我看来,大明也就金陵与大同府还算过得去,其他地方的百姓,全都过得很是艰难。”
“这还是在我发明了新盐以后,又大力推行商贸,派出商队到全国各地做买卖,才有的这般局面。”
“否则的话,老百姓们连盐都吃不起!一年到头连新衣服都穿不上!”
“要是没有我发明的新式火器和盔甲,没有我想办法对军队进行改革,恐怕大明的军队,还只能缩在城墙里,苦苦抵御着残元和女真的袭扰呢!”
朱桂紧紧盯着朱标,认真的说道:“大哥,你说,这样的大明,还能够算是强盛么?还能够被称之为泱泱天朝么?”
朱标顿时浑身一颤,如雷贯耳,他有些痛苦的说道:“不要再说了,十三弟,你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朱桂却步步紧逼,言辞锐利:“你让我不要再说,好,大哥,我可以不继续往下说,但事实难道会因为我不说,就发生改变吗?”
“大明的百姓们,很多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没得穿,活的还不如一条狗,你作为一国储君,难道心中就不着急、不痛心吗?”
朱标终于忍不住了,他霍然起身,一把将面前的酒菜全都给推到地上。
“我当然着急!我心里痛苦的很!”
“十三弟,你说这些话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作茧自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