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徐达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台台高高竖立的器械设备,看起来怪模怪样的,横平竖直,上面挂着好些粗粗的缆绳,民夫们正在用它们吊运巨石。
还有一些看上去圆滚滚的小型设备,也被装在了城墙上面,不时放下几根绳索,运送着各种物资,以及小一些的砖料和石块。
无数台器械一起开工,场面极为壮观,让徐达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几乎被彻底惊住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猛看。
朱桂微微一笑,对徐达说道:“这便是我新发明的一种起重器械了。”
“那边正在吊运巨石的,看起来好像两根粗杆子拼在一起的器械,叫做吊机,专门用于吊运千斤以上的巨石。”
“那些圆滚滚的设备,我把他们叫做手动葫芦,负责吊运轻一些的物资,以及各种砖料。”
修缮长城,最主要的便是各种石料、砖料,以及其他物资的吊运问题,光靠人力,其实相当艰难。
毕竟,人的力量始终有限,而那些砖料、巨石动辄几百上千斤,甚至万斤的都有,极难运送,是最为耗费人力的地方,而且还很容易出事。
朱桂在接到朱元璋让他修缮长城的命令以后,便早已给大同府这里传来命令,让工匠们研制了几种手动吊机出来。
这些吊机虽然都还比较原始,只不过是采用了杠杆原理,简单制造出来的一些起重设备,但用于眼前的情景,倒也足够了。
其原理比较简单,制造起来也不复杂,在朱桂给出了图纸以后,工匠们便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出了许多台出来。
毕竟,有了这种吊机以后,一块上百斤的砖料,就不需要几个农夫一起抬上城墙了,只要一个人在上面操作葫芦即可。
而上千斤、甚至上万斤的巨石,也只需要三五个人一起协作,便可以将其轻松吊起,运上城墙去。
这无疑大大减轻了民夫们的负担,也降低了人工搬运石料时的危险,修缮城墙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葫芦?”
徐达很是不解,他疑惑的问道:“为何你要将此物叫做葫芦?”
他左看右看,也没瞧出那圆滚滚的器械哪里像葫芦了。
“岳丈大人,您瞧,”朱桂带着他来到一个还未安装的葫芦面前,笑眯眯的说道:“它这底下的吊钩,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像一个葫芦?”
“还有,”他指着正在吊运砖料的葫芦说道:“如此小的一个设备,便可轻松吊起数百斤、甚至数千斤的砖料,这与传说中的神仙手段也差不了多少吧?而神仙嘛,往往都是伴随着葫芦出场的。”
“所以我就把它叫做神仙葫芦喽,简单一点,就叫做葫芦。”
徐达闻言,顿时哈哈大笑,确实,这种神奇的手段,也只有传说中的神仙才有了。
他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个葫芦,还上手摸了好一会儿,不时啧啧称奇。
“贤婿,你这个东西,设计的好啊。”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无数民夫正在忙忙碌碌,干得热火朝天,人声鼎沸,场面十分热闹,但又井井有条。
这种场面,让常年带领大军的徐达,心中又感到十分惊奇。
众所周知,一旦人数多了,管理起来的难度极大,几乎是翻着倍的往上涨。
尤其是修缮长城这种大型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更是多如牛毛,繁杂无比。
五万民夫,想要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各司其职,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自己的这位女婿,竟然有如此能力?
徐达专注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对朱桂佩服不已,对他的评价又高了许多。
他可是带过数十万大军的将领,深知这其中的难度,人数越多,越难管理。
尤其是从未受到过训练的民夫们,更是难管,稍不留神,就会生出事端来。
第一百六十章 起重机和传送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