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辉祖等人在瓦剌不断获胜,节节推进,一封封的捷报,也如同雪花一般,飞向了千里之外的金陵。
“啧啧,这是第几次报捷了?”
随着?N、?N、?N的马蹄声远去,街边茶馆里的人顿时议论起来,神情显得颇为热切。
“我算算啊,加上今天这一次的话,差不多应该是第十五次了吧?”
其中一人仔细想了一想,甚至还掰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才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错不了,应该就是十五趟了。”
大明军情奏捷,一般探马身上披挂一面红色旗帜,让人远远望去,一眼便知。
“第十五趟啊,”另外一人喜滋滋的喝了一口清茶,摇头晃脑的说道:
“看来这一回,瓦剌也要像之前的女真残元那样,被我大明彻底收入囊中喽!”
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大喜事!
众人也纷纷开口说道:
“若是这样,那倒还真是一桩大好事了,我可听说,那瓦剌之地,盛产牛羊呐……”
“哎,老许你这就有些短视了啊,区区牛羊而已,算得了什么?”
另一人指点江山道:
“咱们大明,要的是瓦剌的人口,还有他们那一大片领土!”
“只要能彻底攻占瓦剌,那里的东西,不就全是咱们大明的了么?到那时候,国力便又能强上几分,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能得些好处。”
又有一人笑着说道:
“黄兄所言极是,你们却是不知,那瓦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当地的特产也极为丰富,日后并入大明,可是一桩大大的好事呐!”
众人说说笑笑间,显然已将瓦剌视为大明的囊中之物,豪情万丈,压根就没有半点担忧之情。
的确,如今大明兵强马壮,西征瓦剌,又传来如此之多的捷报,即使众人再怎么不懂军事,心里也很清楚,大明这一次,定然是取得了大胜!
“哎,老钱,你家儿子不是听说就在这次出征的军队中么?有没有收到什么消息?”
众人纷纷看向那位老钱,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一些讯息。
老钱却是不慌不忙,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说道:
“消息嘛,自然也是有一些的。”
“不过如今大明军纪严明,我儿信中也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告诉我,这一次大明军队取得了空前大胜!”
“他也立了一点小小的功劳……”
虽然老钱嘴上很是谦虚,但众人一看他那副喜气洋洋的神情,便心知肚明,老钱家的这位儿子,立的功劳必然不小!
“呵,老钱,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恭喜恭喜,生了个好儿子!”
众人纷纷拱手向他庆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再怎么高兴也不为过。
老钱被众人这样一说,原本还有些矜持的脸上,顿时再也止不住笑容:
“哎呀,也别这样说,其实就是一点小小的战功而已……”
不过,他心中也确实欢喜得很,于是便毫不犹豫的一挥手:
“老板,再给每人上一壶好茶,我请客!”
儿子立下战功,光耀门楣,他这个当老子的,脸面上也十分有光彩,别说请一壶好茶了,就算大摆三天流水席,他也心甘情愿!
……
就在大明百姓欢欣鼓舞,为捷报连传兴高采烈之时,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此时的心情也相当不错。
一方面,徐达等人在瓦剌做的的确十分出色,不但屡屡击溃瓦剌军队,捷报频传,还很好的锻炼了徐辉祖、汤鼎这些勋贵子弟们。
朱元璋看过奏折,绝大部分战斗,均是由徐辉祖等人亲自领兵上阵作战,徐达与汤和二人,最多只是给出一个方向,然后再做一些事后总结而
第二百二十三章 恩威并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