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遇接着说下去:“此物产量极高,一亩的产量能有数十石,比谷物的产量高二十倍。”
      “而且它适应力强,无地不宜,只要你将此物寻回,让他们种下,今年便可安然渡过。”
      秦遇在前世时,其实也不知道番薯这个东西。
      毕竟到她死的时侯,番薯也没有传到蜀地。
      而这些,都是她在星际的远古历史书上知道的。
      前世,番薯在蜀地的推广时间是在1733年,
      玉米在蜀地的推广时间是在1686年。
      这两个高产粮食,在蜀地广为人知时,已经是清朝时期了。
      秦遇之所以和马祥麟提起番薯,是为了十多年后的罕见天灾做准备。
      番薯和玉米,虽然传入蜀地比较晚,但是他们传入明朝却不能算晚。
      番薯最早传入明朝是在1576年的云南,玉米最早传入明朝是在1511年以前。
      它们传入当地后,并没有如后世人所想的那样,被奉为圣物。
      相反,因为当地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他们对番薯和玉米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惧的心态。
      即使有人告诉他们,这个东西能吃,且产量极高,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
      这万一要是吃出了问题,他们不就去地下见祖宗了。
      当然也有人胆子大想试试的,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种植。
      所以种出来的产量并不高,口感也不佳。
      而番薯在食用后,还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
      所以在有人尝试后,大家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
      大多数的人,

第21章 秦遇的计划[1/2页]